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2 . 1920年,在李大钊的推动下北京大学学生会开办了平民夜校。1920年年底,李大钊委托邓中夏等人赴长辛店地区筹办劳动补习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人运动的优秀骨干。这反映了当时
A.学生积极投身工人运动B.北京出现工人阶级运动
C.民众乐于接受先进思想D.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边疆危机不断出现,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史。中国不同阶层的人们,为挽救中国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和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不同阶层的救亡图存的探索,分析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曲折的原因和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2-04-28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五四运动后,有不少知识分子对劳工界开展社会调查,如工人的工钱、工作时间、工作环境、衣食住行等内容,以具体的事例详实的数据呈现劳工“牛马不如”的生存状况。这些调查
A.使知识分子与工农运动结合B.以马克思主义理解中国社会
C.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2022-03-09更新 | 381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山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13: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1921—1935年应该是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请根据该图的信息,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合理。)
2022-02-25更新 | 573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某校将红色文化学习基地定在上海。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上海红色文化特色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6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员必读的小册子《我们今后怎样工作》,指出“群众有时很糊涂,我们便不能太过聪明,使他们离开我们,这时我们不妨也随着糊涂一点,引导他们由糊涂的路走到聪明的路”。该思路意在
A.动员民众参加革命B.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提高国民文化素质D.争取国民党左派的同情
9 . 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B.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
C.扩大了民主与科学的影响D.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10 . 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B.逐渐认清了中国国情
C.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向D.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