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     
A.“民主共和”B.“革命统一战线”
C.“新三民主义”D.“工农武装割据”
2022-11-03更新 | 670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

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召开八七会议
1934年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根据材料,指出大事年表中存在因果关系的两件大事,并加以说明。
(2)若从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角度,在上表时段中再补充两件重要大事,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共产党》月刊创刊于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共出6期,在全国秘密发行。在侧刊号的《短言》中,陈独秀明确提出“跟着俄国共产党”,“经济的改造自然占人类改造之主要地位。吾人生产方法除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外,别无他途…”该月刊在当时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是(     
A.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主张B.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第一次以书面形式传播了社会主义D.对建党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2-10-01更新 | 137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榆林高等专科学校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五四运动爆发后,日本报纸将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并称这场运动是英美利用中国排日的手段。这种看法(     
A.从侧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B.表明日本与欧美国家的矛盾无法调和
C.是日本维护在华利益的必然结果D.说明五四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性质相同
5 . 如图是马星驰创作的一幅有关五四运动的漫画。画中左侧三人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最终倒台。漫画体现的“五四精神”是(     
A.暴力至上,坚定爱国B.坚定爱国,毫不妥协
C.毫不妥协,排斥西方D.排斥西方,勇于解放
6 . 1919年,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指出:自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战胜后,欧洲劳农两界,忽生最大的觉悟,人人出力和资本家决斗……俄、匈.德等国的劳农都出来组织新政府,实行社会共产主义。这体现了当时(       
A.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新探索B.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传统纲常礼教遭受到沉重打击D.共产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7 . 《中央日报》曾评价近代一场运动“在中国外交史上占了民众外交史的第一页”,称其为“外交的当头棒,文化的奋兴剂”,并肯定学生运动为“吾国政史上国民意识集合表现之一 创端,亦为近年民族运动之一壮举”。这场运动(     
A.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B.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到来
2022-09-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蓝田工业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五四运动后,蔡元培在《社会主义史序》一文中写道:“从表面上来看,虽然在中国实行马克思主义可能有违理论原文,但这并不要紧,因为马克思主义并非是—个呆板的模型,我们只需要遵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与根本宗旨就是了。”可见,蔡元培的观点(     
A.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加速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C.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引领了民主科学的思想潮流
9 . 1919年6月,上海学联发表《告工商界同胞书》(如下所示)。这说明,“此次救国运动”(     
“学生联合会对于此次救国运动,虽奋起在先,而决不敢居功。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是故救国之业,学生可以鼓吹,而实行之责,实在我商工界同胞。”

A.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合B.表明无产阶级已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22-07-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只在知识界传播。五四运动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办工人刊物、办工人夜校、组织工会等方式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转型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