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谓近代社会文化思潮,是特指在中国近代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定的阶级、阶层、集团的社会心理、人文观点及其意识形态的总和。从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的历史变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形成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各种文化思潮,无不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都是近百年中国社会矛盾深化和人民革命斗争深入的产物。由于社会进程的复杂多变,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产生于这块社会土壤中的文化思潮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特征。

——摘编自刘爱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的演变及其特征》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1927年4月,国民党将领白崇禧公开宣称,“本早闸北武装工友,大肆械斗,值此戒严时期,并当前用兵之际,武装工友任意冲突,殊属妨碍地方安宁秩序”,我们“除派部队将双方工友武装一律解除外,并派员与上海总工会会商妥善办法”。白崇禧的言论(       
A.巩固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B.掩盖了反革命政变的真实意图
C.凸显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D.说明工人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2023-06-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1年,《新青年》刊登的《社会主义与中国》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都是拿产业发达的国家底(的)材料做根据的;所以他有些话,不能适用于产业幼稚的国家。”当时这一观点的提出(     
A.旨在激励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引发了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D.反映出政治混乱的社会状态
4 .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2023-06-13更新 | 150次组卷 | 5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材料一

   

材料二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节选自20199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1)某班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进行研学实践活动。请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相关史实,选择材料一中的一个纪念馆作为研学实践的目的地并作简要介绍。(明确指出纪念馆名称,介绍内容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开展红色研学实践的时代价值。
6 .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发起运动的主力军,他们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此青年人广泛地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起来。进步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发起主力,直接得益于(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新文化运动促进青年思想解放
2023-06-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邓恩铭投身于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到济南城内外进行宣传讲演。五四运动后,邓恩铭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邓恩铭参与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2年初,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以中共代表的身份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列宁倡导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共二大以后,在他的领导下,矿区工人很快组织起“矿区工会淄博部”,并建立了淄博矿区第一个党支部——洪山矿区党支部,使淄博矿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5年2月,邓恩铭与王尽美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罢工取得胜利。邓恩铭后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清晨6时慷慨就义,年仅30岁。

——摘编自余玮《邓恩铭: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恩铭的时代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恩铭的时代精神。
2023-06-04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共建党初期,其成员最初“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时工人党员仅占比19%。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应努力吸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有觉悟的农民入党”。这一变化表明中共(     
A.有意模糊阶级斗争界限B.转变了革命的斗争目标
C.开始实践民主革命纲领D.认识到广大群众的力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广东军政府为消除内部隐患,巩固革命政权,与各种军间和反革命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于1926年2月,彻底肃清了盘易在广东境内的各种军阀与反革命武装。同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指出:目前中国革命正处于非常时期,其根本出路“在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胜利”因此,党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从各方面准备广州政府的北伐。准备北伐"不仅是在广东做军事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在“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处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以建筑工农革命联合的基础,而达到国民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会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工农运动的领导,并派了许多优秀党员和青年团员到国民革命军中做政治工作,为北伐战争作了群众工作和干部队伍的准备。

——摘编自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北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北伐对中国共产党成长的意义。
2023-04-2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早期共产党人面对革命形势,认为“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要斩断其头脑,炸裂其心腹,主要是靠城市工人阶级最后的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早期中国共产党(     
A.努力争取合作抗日的领导地位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暴力革命
C.独立自主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D.积极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