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9-01-30更新 | 4395次组卷 | 60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同步测试
2 .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2019-01-30更新 | 2660次组卷 | 36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6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民主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大力帮助
4 . 蒋介石曾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所以民生主义到最后一步,就是共产主义。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以上言论
A.显示了与苏联和中共合作的诚意
B.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和理论基础
5 . 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这表明中共
A.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
C.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
D.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6 .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2017-08-04更新 | 3796次组卷 | 7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12)
7 . 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2017-07-18更新 | 5489次组卷 | 10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12)
8 . 中共一大党纲明确提出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实施
A.社会主义革命B.土地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合时宜”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社会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实现革命阶级联合D.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2017-04-03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12)
10 . 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