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首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第三国际增加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又多了一个亲密战友,并对中共提出了建议和希望。”结合材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共产国际控制了中国共产党B.共产国际指明了中国道路的方向
C.共产国际指导了中共早期的工作D.使中共彻底丧失了发展的独立
2 . 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党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最终领导人民走向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一大”正式决定建立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阶级、废除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

材料二 二大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1)请问中共“一大”有什么明显的缺陷?“二大”又是如何弥补的?

材料三 “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材料四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2)从材料三与材料四反映了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这两种道路分别是什么?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材料五:1928年5月,在刘志丹等先烈的领导指挥下,华州高塘、渭南崇凝为中心地渭华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和革命军队配合的渭华起义,形成了方圆数百里的红色区域和革命武装割据的局面。渭华起义虽然失败,但它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和领导人物,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并将革命的火种引向陕北,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3)渭华起义的爆发是中共陕西省委响应哪次会议的精神而发动的?这次会议的召开由什么重大意义?
2020-12-1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咸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月考历史试题
3 .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摘自《新民主主义论》)对“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最合理的解释是,孙中山
A.推翻清政府统治B.提出三民主义
C.提出新三民主义D.领导护国护法等运动
4 .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收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020-11-21更新 | 438次组卷 | 50卷引用:【省级联考】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
A.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D.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6 . “目前我们党的任务是铲除近代中国之最大毒瘤——帝国主义,同时也要铲除阻碍中国进步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之走狗——封建军阀。以期建立民主自由的共和国。”对中国革命的这一判断出自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
7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反抗外来侵略D.反对专制统治
8 . 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觉悟》《星期评论》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校役、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思想的转变B.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
C.近代产业结构的调整D.共产党对工人的重视
9 . 1920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提出:“新文化运动影响到政治上,是要创造新的政治理想。”随后,他又撰文明确强调“我以为即在最近的将来,不但封建主义要让共和,就是共和也要让社会主义。”这主要表明当时(  )
A.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界共识B.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C.知识界深刻反思共和思想D.欧美政治体制被国人抛弃
10 . 据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
内容节选
一大纲领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二大纲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A.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B.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C.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