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19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都做出阐述;这期间,李达也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部著作。这表明当时(     
A.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转变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创造社会环境
C.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条件已经成熟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觉醒”理论为解读近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我想甲午中日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1919年5月,李大钊把《新青年》六卷五号编辑为“马克思研究”专刊……此外,还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1)鸦片战争后初期中国产生了哪些“先觉者”?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带来的严重后果,说出“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的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并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理由。
3 . 对五四运动的定性进行历史解读,有助于加深理解五四运动,也有助于加深理解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5月4日,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丧失而爆发,延至1919年6月28日结束。它的爱国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1936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

胡适曾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而胡适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之间“求同存异”而回避的两者的诸多差异,也在以后凸现出来,造成一些逻辑难题。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

——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1)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根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指出这种提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性质的多种提法,分别加以论证并形成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18-03-25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新民主主义革命
4 . 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B.党纲通过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D.中国共产党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2017-12-19更新 | 322次组卷 | 25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