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当一场爱国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时,十五岁的陈燮君看到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街头大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深受启发。后来她逃避封建包办婚姻,与同学组织“时事研究社”,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燮君的这些活动可能处于(       
A.1840-1894年B.1895-1911年C.1912-1928年D.1937-1949年
2024-03-08更新 | 28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下,北京学生联合会、爱国运动大同盟、北京国民外交代表团、京师总商会等数十团体共同组织的关税自主大示威运动,参加群众达5万多人。随后,这场运动迅速推向全国各地。这场运动(     
A.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B.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得益于中国人民的全面觉醒D.促使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6年12月至1927年2月,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主权的运动,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最终迫使英国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签署协定,将其在汉口、九江的租界交还中国。这表明(     
A.工人阶级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导B.国民政府取消了列强在华一切特权
C.北伐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D.工人运动导致了统一战线内部分化
2024-03-08更新 | 374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6年10月,黄克在广东《清远农民运动报告》中写到:“一般农友皆以依赖政府之心而起……不一月而组织甚众”,后“革命军大部分离粤北伐,随后又传来在长沙受挫的消息,农民因之恐惧,农会也大为动摇”。据此可知(     
A.政治局势影响农运状况B.农运重心伴随北伐转移
C.通讯报道干扰农会活动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力量
2024-03-04更新 | 549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9年4月1日至5月1日,北京《晨报》刊载了陈溥贤的一系列文章,《近代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指出《资本论》是“不朽名著”;《各国要承认列宁政府了》解释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真实含义;《人类三大基本权利》指出生存权、劳动权、劳动全收权是“人类三大基本权利”。这些论述(     
A.指导了上海工人罢工斗争B.实践了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C.启发了中国人民思想觉悟D.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21年6月,《共产党》杂志指出:“所谓国会省议会县议会,无一不演出种种怪状丑态,简直到了末路了……试问南北各派政党……(哪一派)担当这改造政党、改造政治、改造中国的大责任呢?”这一评论旨在强调(     
A.武装斗争是唯一的变革途径B.中国革命现实的迫切需要
C.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南北混战造成了国家分裂
7 . 1920年冬,李大钊派张国焘、邓中夏等到北京长辛店筹办劳动补习学校,次年初学校正式成立,听课的是工人及其子弟。教员在向工人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经常宣讲“劳工神圣”的道理,工人们称劳动补习学校为“工友之家”。该学校的创办(     
A.意在提升工人的劳动技能B.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需要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响应了中共一大中心任务
2024·辽宁·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件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信件中所描述的事件(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奠定了国共合作基础
C.推动了解放战争胜利D.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024-02-25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5年反日运动的中心口号是“救国”“勿忘国耻”,五四运动则以如何拯救山东为核心议题。 而“五卅”本是一桩影响范围较小的常见涉外惨案,但却以“亡人”危机为口号,掀起了比之前两者规模更大、参与阶层更广的“集体行动”。这一现象反映出(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改变
C.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D.革命领导阶级走向成熟
2024-02-20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观点认为,私人资本和国家资本都可以实现“国利”,但私人资本出现“国利”之前必然出现独占独享, 并不能实现“民富”。唯有国家资本才能实现“国利”与“民富”的双重目标。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中体西用B.实业救国C.平均地权D.土地革命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