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

——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

材料二   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

——《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

材料三   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1)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
(3)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
2023-07-17更新 | 3011次组卷 | 17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新高考七省专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亦农,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1919年夏,离开家到上海“边工边读”,通过《新青年》《劳动界》等进步杂志,阅读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介绍新思想的书籍,并认识了陈独秀等人。1921年由上海共产党组织选派到培养干部的政治学校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归国后,参与领导了省港大罢工等不同形式的工人罢工200多次。192610月至19273月,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罗亦农与赵世炎、周恩来率领工人武装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上海的统治,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这是大革命时中国工人运动的一大壮举。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罗亦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主持制定了详细的“鄂南暴动计划”,燃起了工农武装暴动的烈火。同年,又负责起草了《党务问题》的报告,并与瞿秋白一起拟写了《党纲草案》。1928年最终因叛徒出卖英勇就义,时年26岁。

——摘编自李良明《中国工运英烈传——罗亦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亦农从事革命事业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亦农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2023-05-14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17年的夏天,施洋通过律师考试。次年,他在汉口后花楼街5号开办了自己的律师楼。开张当天他就接到一桩案子。一名女工在法国人的纺纱厂工作,工头“假洋鬼子”逼她嫁给自己。女工的父亲恨得一头撞死,女工告状无门,遂向施洋求助。施洋未收她的律师费,并出庭代理诉讼。“为工人打官司不收钱的施律师”声名顿时传开。不到3个月,他就为劳工打赢了9场官司。他主动担任湖北28个工厂劳工的法律顾问,组织大规模的维权行动。19226月,施洋接受李大钊的邀请,加入“换骨又换汤”的事业。99日,粤汉铁路工人举行罢工,武昌徐家棚站即由林育南、施洋领导,罢工17天,以当局被迫同意工会所提条件而获全胜。192324日,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施洋作为领导者之一,积极组织工人和学生游行示威。27日晚,罢工受到镇压,他亦被反动军警逮捕。法庭上,他镇定自若,一一列举军阀的恶行。2天后,施洋被判有罪,执行死刑,年仅34岁。

——摘编自林海《后花楼街5号,施律师不再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换骨又换汤”的事业是什么事业,并简析施洋加入这项事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洋短暂一生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2023-04-10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独立富强做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阶层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了不懈的艰苦斗争,但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从五四运动开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摘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并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哪些准备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形成了怎样的革命思想?列出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建国初期中共如何建立现代宪政政治以及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如创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起着新思想宣传的主渠道作用,是一时间新思想人士的集散中心和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除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外的某一时期,自创一报刊,并结合时代特征说明创刊理由。(要求:明确创刊时期和刊名;刊名须反映办刊主旨;办刊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

材料二:维经斯基1920年来华时,虽然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有所传播,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党学说的领会还不深……通过维经斯基的宣传,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在维经斯基的带助下,这些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到工人中去开展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做好了准备。

——何云庵等《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在斗争目标上已有很大不同”的表现,并说明五四运动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苏俄是如何帮助中国革命的。
2022-03-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宣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木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富要,国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会员会曾感此必委,遵行此决议,此次全国代表大会议亦通过此决议。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共申央文件选集》第1

材料二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矗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以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目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现的部分,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周恩来选集》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背景,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了《谈政治》,标志着陈独秀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文中深刻阐明了对无产阶级专政的信仰,针对无政府主义者不问青红皂白反对一切国家、政治和法律,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批驳说:“只有被压迫的生产的劳动阶级自己造成新的强力,自己站在国家地位,利用政治、法律等机关,把那压迫的资产阶级完全征服。”否则,“便再过一万年,那被压迫的劳动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在此文的末尾,陈独秀下了一个结论:“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后事如何,就不是我们应该能够包办的了。”

——摘编自任飞《五四时期李大钊、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形成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围。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周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手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7-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三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党在探索民族独立与伟大复兴道路中的历史启示。
2021-07-2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