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从“觉醒”到“复兴”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先驱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艰辛的探索。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新气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1)鸦片战争后,先行者逐渐觉醒,探索国家出路。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时间轴

(2)综合上述材料,以下对先行者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过程B.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的运动
C.实现从器物到制度的探索D.解决了近代中国根本问题
(3)归纳以下三幅图片,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气象,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并从空间上归纳三幅图的特征。

图片一:1919.6 上海工人罢工       图片二: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翻译(在上海出版)


图片三:1920《中国共产党宣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实现了民族复兴。将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任选其二,简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开辟了革命和建设的新道路。
       
A. 开国大典(油画)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报》
C.井冈山会师(油画)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2024-02-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渠道的部分研究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渠道一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人在日本留学期间逐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中国知识分子主要通过译介日本期刊上有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从而在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周恩来、蔡和森、陈延年等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留学欧洲时,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向国内志同道合者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渠道二十月革命的炮声把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19211月瞿秋白赴苏俄学习,学习期间他不但读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还直接接触到了列宁的思想,也是早期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后派出了大批干部赴苏联学习,而且越往后,马克思主义通过这条传播途径所起的作用越大。1930年以后,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就被大量地翻译成中文,传播到国内来了。

——摘编自俞樟华、俞扬、陈含英《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主要特点概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的变化做合理的解释。
2023-04-21更新 | 47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孙中山1923年在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上的题词,此时的孙中山(     
A.通过国共合作开展起了国民革命B.建立了黄埔军校以培养革命武装
C.有感于捍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D.计划修二十万里铁路以改善民生
2023-03-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总书记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B.北伐战争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D.南昌起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四运动后大批青年和知识分子脱掉长衫,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众疾苦,到工人中间去举办各种讲习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如在陈独秀等人的指导下,上海各业5000多名工人于1920年5月1日举行集会,喊出了“劳工万岁”的口号。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条件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0年“五一”前后,北京、上海等各地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纪念“五一”劳动节的活动。据记载,各地参加“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材料可用来说明
A.新型政党建立的条件日渐成熟B.“五一”劳动节成为法定节日
C.工人阶级成为民主革命主力军D.知识分子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七月二十三日,大会在法租界秘密举行。时党员仅五十余人,出席代表十三人,……经过五晚会议,被法租界包探发觉,巡捕掩至。最后一次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船上举行,通过党纲”。这次会议确定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B.发动秋收起义C.实现国共合作D.领导工人运动
8 . 据学者统计发现:20世纪初《新青年》杂志提及的重大事件中.频度最高、变化最大的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而十月革命发生的1917年,它的提及频度颇低,对十月革命的注重发生在1919年以后甚至20年代初。这表明
A.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世界形势B.五四运动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变
C.西方工业文明出现了严重的危机D.中国知识分子对俄国社会革命的认同
9 . 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在我国传播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农民“报刊潮”,其中多 为以《中国农民》《农民运动》《犁头》为代表的政治性报刊。这一现象表明
A.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B."工农武装割据”已成广泛共识
C.中国的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的重要作用
10 . 恰同学少年:进步青年与五四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954日,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大地爆发。身处西方思潮涌动和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许多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此次运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思想不断成熟,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和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五四运动时,毛泽东先后以《湘江评论》》等为平台,支援北京学生。他先后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社会主义是什么?无政府主义是什么》等文章,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大大地推动和加强了学生运动,推动了知识界、教育文化界走向进步、走向革命。

——摘编自《人民网一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


结合材料,请站在当时的进步青年的立场上,围绕五四运动为《湘江评论》撰写一篇关于“救国之策”的时评。(要求:史实准确,逻辑合理,表达通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