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五四运动前夕,国内报刊上开始出现专门介绍马克思生平和学说的文章。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开始多了起来,《星期评论》《国民》《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进步刊物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当时(     
A.思想文化氛围相当宽松B.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
C.五四与新思潮相互促进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汉口、长沙、广州、济南等地,先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分部,其主要工作是:创办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创办一批工人阅读的刊物。这一做法旨在(     
A.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B.巩固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C.启发工人的政治觉悟D.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昨日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厦外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广东在中国,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抗战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方面看,广东不但是新文化策源地,而且是旧文化的保留所。宋室南渡之后,北方人士之有气节与能力者,多向南迁移,因而我国固有文化重心也向南推进。这些固有文化在北方,因受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发生变化或逐渐湮没,而却存在于南方,而尤其是在广东者,实在不少……自中西海道沟通以后,西方文化不断输入,中国文化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宗教上、教育上……都受了重大影响,逐渐趋于新文化的途径……因为地理以及其他原因,粤人遂为这种新文化先锋队,广东成为新文化的策源地。过去广东人曾利用这种新文化去推翻满清,去抵抗外侮,而今后,广东人愈要格外努力发展这种新文化,去抵抗外侮复兴民族……只要广东精神不死,不但广东前途乐观,就是中国前途也大有把握。

——摘编自时任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广东与中国》(1939年1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广东精神与民族发展”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据史料记载,“自陈炯明勾结香港政府,希图侵占广州后,省港罢工工人异常激愤,故日来闻之政府招募输送队,极为欣悦,争往应募”。“当党军由虎门出发石龙时”当地农民“带路输送无不努力效命”。上述记载反映出(     
A.国民革命蓬勃开展B.外国侵略势力受抵制
C.北伐战争顺利进军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个机关刊物《先驱》(创刊于1922年)刊登了大量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文件、决议以及少年共产国际、万国青年共产党等组织的会议决议案;《劳动界》(创刊于1920年)“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指出工人之所以受剥削是由于“资本家生产制”造成的。这些报刊(     
A.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B.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打破了当权者对知识的垄断D.保障了民众对阅读的基本需求
2024-05-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高频词汇反映当年社会发展的主题。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其高频词最可能包括(     
A.劳动权 恢复中华 工会B.劳工组织 人人平等 帝国主义
C.劳工神圣 8小时工作制 五一运动D.马克思主义 耕者有其田 劳工万岁
2024-05-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高二市区一类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1919年,经史学家陈汉章在北京大学授课,自编讲义从先秦诸子著作中寻找欧洲“声光化电,都是我国古已有之”的证据,并对学生解释道:“鸦片战争以后,士林中养成一种崇拜外国的风气,牢不可破,所以编了那样的讲义,聊当针砭。”陈汉章此举(       
A.利于树立文化自信B.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意在重建儒家伦理D.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2024-04-30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1920年《京报》开辟了“俄事研究专栏”,对俄国的革命历史进行详细介绍。此外,《京报》还介绍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革命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演变。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A.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挑战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进展
C.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D.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转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产阶级)他们除双手外,别无长物。……此外,还有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为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他们在各地都有秘密组织,如闽粤的“三合会”,湘鄂黔蜀的“哥老会”……都曾经是他们的政治和经济斗争的互助团体……这一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

——摘自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材料二   欧美的学者论到东洋的问题来,总不免是有几分隔靴搔痒的毛病的,朱镜我(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社会底研究——历史过程之回溯》(发表于19289月)有不少的很重大的错误的分析,这大约也是他所依据的魏特夫的《觉醒的中国》误了他……所以我在这儿要发表出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的发展阶段的我的意见。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末,唯物史观已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法则,而是具体化为中国社会史研究。到20世纪30年代早期,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影响达到顶峰。当时《读书杂志》开辟的“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专辑总结道,论战参与者“虽然谁都以唯物自居,而时常会陷于唯心的魔窟;谁都以辩证自居,而时常会拘于机械的公式”。甚至“不瞭理清楚历史的唯物论,或者有意滑头而曲解而修改而捏造了他们的所谓历史唯物论”。

——摘编自张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与社会史论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
(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综合上述材料,从历史渊源的角度谈谈你对“贯通起来”的看法。
10 . 20世纪20年代初期,孙中山受到三方面问题的折磨:外国帝国主义、党内组织松散和国内军阀冲突。对这几个问题,他难以回避,但又显得无能为力。为此,孙中山(     
A.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组织了中华革命党,讨伐袁世凯
C.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D.亲自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2024-04-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