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1 . 五四时期,社会言说系统先是由“个人解放”进至“社会改造”阶段,继而又在“社会改造”话语的整体态势中,向着“革命话语”方向转变,这其中主要为“主义”信仰话语、民众本位话语、阶级斗争话语、政党领导话语等几个重要部分。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B.救亡图存开始成为时代重任
C.五四爱国运动初步胜利D.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迫在眉睫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7-1918年,李大钊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形成。李大钊在《警告全国父老书》《国民之薪胆》中号召全国同胞共同抵抗,并将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技露中日交涉并签訂《ニ十一条》的具体内容。在《新中华民族主义》《大亚细亚主义》中提到日本建立大亚细亚主义首先要承认中华民族为亚洲大局的柱石,进而指出,中国的亚细亚精神首先要认清亚细亚的责任和地位,倡导建立与西方文明对立的东方文明。在对国内各民族关系的认识上,李大钊继承辛亥革命以来关于“五族共和”的思想,认为只要隶属于中华民国国籍的都成为新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间关系平等,并“以汉人之文化,开发其他之民族,而后同立于民主宪法之下,自由以展其特能”。

——摘编自胡晓阳《李大钊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民族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2021-07-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徭役征发的对象,并不完全是丁男。由于丁女也永担繁重的军役和徭役,其损失也很惨重,以致到汉初,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出现了男多女少的性比例失调问题……汉高帝令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注;泛指平民百姓)。《汉书·惠帝纪》载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汉代对成年人每人征120钱的算赋,对商人和奴婢征收240钱的算赋,而对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却征收600钱的算赋。

——摘编自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失调看汉初的人口政策》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期,英国出现了相对过剩人口。对此统治者不得不予以重视,1819年起,议会多次制订工厂法,在部分行业禁止童工和限制青少年与女工的工时。政府还以马尔萨斯《人口论》为依据,颁布新济贫法,取消户外救济,以习艺所、济贫给受救济者施以高强度的劳动与低劣的物质待遇,试图解决失业问题。

——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发表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李大钊发表《战争与人口问题》《新纪元》等著作,他们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反人类的,几何级和算术级增长的规律是不存在的。中国的贫穷不是人口多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腐朽的社会制度。要解决人口问题,根本的办法是革命。解决饥饿、贫困、失业、疾病等人口问题,根本的出路是推翻旧制度。

——朱秋莲《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为促进人口增长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期英国人口相对过剩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等人人口观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影响人口政策的主要因素。
2021-06-2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民主派的活动进入新的阶段。它效法西方国家的政党,组织机构采取三权分立原则,设立了评议、司法、执行三部,总理则由会员每四年公举一次。秘密会社的封建陋习彻底消除。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在他周围团聚了黄兴、宋教仁等一批较有威信和经验的领导人。除本部外,同盟会在国内设置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以及属于各支部的各省分会。

——摘编自张磊《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最后,全体代表在船舱中,紧握右拳,庄严而轻声地喊出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

——曾成贵《锤头镰刀旗下中共建党之路与共产国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从纲领及组织的视角,说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民主派的活动进入新的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一大闭幕会议所在的城市。简述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任务。
2021-06-2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位于浙江嘉兴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举办“红船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为解说词选取主题,最合适的是
A.党的诞生,开天辟地B.打倒列强,消灭军阀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团结合作,共御外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7月,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

下表为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出生年份籍贯备注
何叔衡1876湖南秀才,新民学会会员
董必武1886湖北秀才,曾加入中国同盟会,曾留学日本
李达1890湖南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
李汉俊1890湖北曾留学日本
毛泽东1893湖南师范毕业,新民学会组织者,《湘江评论》主编
包惠僧1894湖北记者,北京大学肄业,陈独秀指定代表
陈潭秋1896湖北师范毕业,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发起者之一
王尽美1898山东师范毕业,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邓恩铭1901贵州中学生,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刘仁静1902湖北北京大学学生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


(1)根据材料,归纳中共“一大”代表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代表走到一起的时代背景。
2021-06-08更新 | 4966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
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
2021-06-08更新 | 8727次组卷 | 80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培优班)
8 . 20世纪初,伴随着上海报贩规模的扩大,报贩创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捷音公所。1927年3月捷音公所开始更名改组,4月8日捷音公所正式改名为"捷音工会"。这一变化折射出
A.北伐军的胜利进军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近代报刊业的发展D.上海成为近代传媒中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入党标准变化表


——摘编自蝴蝶《中国共产党入党资格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启示》

材料二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实践主题与主要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并非是一种固化僵硬的形式,而是呈现出符合历史条件与时代特征要求的诸多不同表现形式。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呈现出两个面向的基本特征:即一方面是对外面向民族复兴的逻辑线索,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解放,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伟大愿景的实现;另一方面是对内面向民生凋敝、发展困顿的逻辑线索,争取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实现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革,为求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构筑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张明《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三重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党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践行初心和使命在革命道路上所进行的探索。
10 . 1922年1月,在第三次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被无理拒绝后,香港中国海员举行了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当局增加工人工资举行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为成立总工会而举行大罢工。据此可推知
A.中国共产党富于革命实践精神B.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C.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D.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