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
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
2021-06-08更新 | 8815次组卷 | 80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青年》的同人中,曾经有一个共识,就是二十年内只谈文化,不谈政治。这个主张是胡适提出来的,凸显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色彩,而不是一场社会革命运动。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胜利真正体现了人民革命的胜利。吴玉章描述他参加五四运动的感受说,“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局面,但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汤奇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指导》

材料三   代表们正是依据这页纸,字斟句酌,拟定党的纲领。这份党纲每一条字数都不长,但力透纸背。党纲每通过一条,船舱里便会响起一阵掌声。会议首先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党纲开宗明义第一条即是“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张黎明《中共一大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推动“思想启蒙”的史实及当时“思想启蒙”的旗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人民革命胜利”的直接成果。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积极作用。
(3)指出材料三中的“船”所在的城市。结合所学,简述“会议”明确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2021-06-08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3 . 中共一大纲领规定,申请入党的人,不得具有非共产主义的思想倾向,在入党之前“必须断绝同反对我党纲领之任何党派的关系”,“在公开时机未成熟前,党的主张以至党员身份都应保守秘密”。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得到普遍认同B.中共群众基础广泛
C.中国的革命形势异常严峻D.民主革命纲领确立
2021-05-15更新 | 438次组卷 | 7卷引用:解密0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017年中共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围绕中国共产党与近现代中国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2021-05-12更新 | 919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02 解读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的“十个坚持”-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5 . 据如图可知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
A.得到了全国各地群众的支持B.为中共一大召开创造了条件
C.得益于新的革命组织的建立D.使国民革命运动达到了高潮
2021-05-05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20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6 . 1927年2月,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对青年的信仰做了调查,调查显示:青年们认为如果没有对“主义”的信仰,会成为“时代落伍者”;不少“新青年”放弃了曾经信奉的吴佩孚“三不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转而信仰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这一现象表明
A.革命统一战线促使青年觉醒B.思想解放是国民革命的前提
C.青年是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D.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即将破裂
7 . 1921年8月后,中国工会组织迅速增加,至1923年全国主要的铁路、矿山以及城市、工厂都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人运动也由“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阶段”。推动当时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B.国民党实行“扶助农工”政策
C.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经济侵略D.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021-04-25更新 | 737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2中国近代史部分(配套练习)-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常考历史概念】讲解课件与配套练习(通用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基本情况概要

项目概况
接受马克思主义前的思想构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主义”、“学说”的影响,其中改良主义影响最广,一类是康、梁维新思想的信奉者;另一类主张倡导“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文学革命”、“实用主义”
年龄结构平均年龄为28岁,年龄最小的为19
教育结构具有大学学历的有9人,其中有6人曾留学日本:在国内获得大学学历的4人中。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有3人;具有中等师范学历的有4人;中学学历的有1
职业结构多为教师、编辑、记者或学生等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人数北京2人、湖南2人、武汉2人、济南2人、上海2人、广州2人、旅日共产党组织的代表1

——摘编自李亮《中共一大代表群体思想结构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