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演讲中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劳工神圣”思潮很快在中国兴起。五四运动中的“六三”大罢工及随之不断发动的罢工运动被视为“劳动运动的曙光”。五四知识分子将初步接受的“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阶级争斗”等概念,运用到对劳工界的社会调查中,以具体事例、详实数据呈现劳工的生存状况,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解释。

——摘编自熊秋良《“寻找无产者”:五四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调查》

材料二   钱杏邨调查南京胶皮车夫的状况后认为,车夫“每天就做那非人生活至‘力竭声嘶’也不能供养一家……只给那吃人不出血的资本家弄资产”。包惠僧调查武汉工人状况后提出,要使工人不受资本家的支配,第一,“非先有阶级底觉悟不可,要如何使佢(他)们发生阶级的觉悟?那么,惟有劳工教育四字”;第二,“要打破资本主义,就要阶级争斗,劳工必先有强固的团结”。

——据《劳动界》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意义。
2024-01-22更新 | 38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持续发展
C.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2024-01-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35年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类论著数量统计
有关社会主义 有关辩证唯物主义 有关历史唯物主义 有关计划经济 有关国民党历史 有关三民主义
32本 23本 23本 19本 8本 13本

据上表可知
A.民众丧失了对国民党的信心B.中共意识形态影响力扩大
C.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控制加深D.马克思主义成为正统思想
2020-06-03更新 | 248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浏览题历史试题(必修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