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彻底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腐朽、封建、愚昧的思想。这场运动孕育了五四精神,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指明了争取民主的方向,并且给予了当时国民很大的思想启发,追求民族解放和自由成为时代潮流。

——摘编自张林、邓永禄《论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精神”形成的背景,并简要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认识。
2 . 1924年,蔡和森在《社会进化史》中提出,“这种宗法的大家庭,简直统御中国有史以来的家族生活……完全是建筑在农业的经济基础上面。”在分析中国的村落集产制情况时,认为遍布各地的“张家村”“李家村”等村落上还残存着原始母权氏族共产社会的痕迹。这一分析(       
A.促使了思想界认清早期社会发展脉络B.消除了对中国社会进化认识上的分歧
C.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影响D.完善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理论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李大钊在1917年的《中心势力创造论》指出:由中级社会之有恒产者自进而造成新中心势力,以为国本之所托;在1921年的《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中提到:我们需迅速行动起来,建立“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唯有如此,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这一思想转变(     
A.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B.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推动新社会阶级力量的出现D.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024-01-23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杨度(1875年-1931年)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和孙中山就中国革命问题辩论数次,反对共和革命;1911年参加清廷成立的“皇族内阁”;发起组织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鼓吹;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五四运动以后,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接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由此可见,评价历史人物(     
A.应坚持发展的观点B.应区分人物的动机
C.不应使用道德标准D.应注意史料的积累
2023-11-14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浮雕生动再现了五四运动的场面: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摘编自张筱强等《图片中国百年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使青年学生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培养训练了大批优秀骨干成员。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性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6 . 从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工商业者,从北京、上海到全国100余个大中城市,其参与人数之多、波及地区之广、舆论声势之大,远远超过近代任何一次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材料所描绘的事件(     
A.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B.扭转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
C.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7 . 关于1919年5月4日的那个下午,在次日的各大报刊报道中,许多细节有不同程度的出入与情感表达,耐人寻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份报道关于“起火原因”的差异,并说明新闻报道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023-07-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陈独秀积极参与并领导了五四运动,他在这场运动中受到了洗礼。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指出国民要有“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以及“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号召全体国民团结起来发挥民族自卫的精神。如果说巴黎和会前陈独秀只是深刻认识到中国民主共和前途的艰难,并没有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本身失去信仰,那么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于是,陈独秀一改过去完全否定过激派的态度而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同情。

摘编自:令狐乔丽《五四运动前后促使陈独秀彻底完成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四重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
2023-05-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秘密成立,19位发起人中有16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参会的152名会员中有超过1/3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D.有利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0 . 下表为近代某些刊物的发刊词摘选。
时间刊物名称发刊词
1919年浙江新潮改造旧社会,实现“自由”“互动”“劳动”的新社会
1920年劳动界启发觉悟、促进阶级团结
1922年人声为人类谋均等幸福
据此可知,此类刊物的创办旨在(     
A.发展新文化运动B.阐明民主革命道路
C.宣传马克思主义D.寻找国共合作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