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2020-12-29更新 | 517次组卷 | 23卷引用:专题0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高考历史极速提分一本通》通用版历史(必修1)
2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西方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中国对西方的‘冲击一回应’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李鸿章
1823年〜1901年)
洋务运动的领袖,1865年,李鸿章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扩建为江南制造局和金陵机器局。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正如他自己所言“练兵以制器为先”。
梁启超
1873年〜1929年)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办《时务报》为变法做宣传。
李大钊
1889年〜1927年)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李大钊与学生一起奔走营救被捕学生,研究斗争方法,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由青年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发展成全国范围的群众性革命运动,使反动军阀统治受到直接威胁,使在巴黎的中国代表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费正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2-16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某学者指出:五四运动在思想上“还没有能够从批判旧世界中找出新世界”,但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做了惩前毖后与承先启后的表示”。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B.划时代的人民群众救国运动
C.传播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D.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4 . 1903年,陈独秀认为人民群众是“草野愚民”,“每喜从同,恶德浊流,惰力甚大”。1920年,他则认为“今日的世界,不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乃是数千年来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这一变化反映
A.陈独秀接受了马克思主义B.知识界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
C.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020-11-21更新 | 476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6月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胡适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中指出:“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去高谈无政府主义;我们还要得意洋洋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说明在民国时期
A.三民主义思想遭到质疑B.存在不同救国方略的探索
C.社会发展道路日益清晰D.民众的生计问题亟待解决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十一条”与国耻记忆自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发生之后,北京政府、革命党以及社会各界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二十一条”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保存价值。北京政府保存此国耻记忆,既有免责之虑,也有捍卫其统治合法性的功利性诉求;革命党将“二十一条”国耻记忆用来证明北京政府的卖国行为,以便进行革命动员;一般新闻出版界则借此刺激民族主义消费,寻求国货消费的合法性。五四运动期间,“二十一条”国耻记忆向卖国贼国耻记忆演变。由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凸显的民族危机与国内激烈的派系竞争纠缠在一起。在此语境下,国耻记忆扮演着对普通民众进行救亡启蒙的社会角色。

——据马建标《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的形成与演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形成与演变的基本因素。
(2)编写一幕发生在五四运动中北京街头的人物关于“二十一条”国耻记忆的对话场景。(要求:有人物角色定位,对话连贯,符合逻辑。)
2020-09-23更新 | 46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届高三一轮材料题培优训练
7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80 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另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B.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D.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0-09-22更新 | 19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8年5月16日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如图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2020-07-11更新 | 4467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8-2020三年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9 . 据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约占当时上海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状况说明上海
A.利于孕育引领中国社会变革的力量B.已经完成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化
C.是中国西方色彩最为浓厚的城市D.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0 . 有学者说,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2020-06-29更新 | 45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6月底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