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该会议(     
A.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B.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C.为中共探索建立人民军队创造了条件D.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2 . 1931年,中共在江西德兴苏区设立了四大对外贸易处,履行“管理并监督苏区与非苏区的贸易,流通苏区与非苏区的经济”的职能,落实“保护贸易自由,准许外商经商”的政策。此举意在(     
A.改善苏区经济窘况B.践行武装割据理论
C.推动土地革命进展D.重构商品贸易体系
2024-01-20更新 | 18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1906—1931年中国机器进口种类分类表。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年份机器分类
1906-1909刺绣编结缝纫机器,机器及配件
1910-1922刺绣编结缝纫机器,织造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
1923-1931纺织厂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发电厂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订书切纸机器,抽水机器,车床机
A.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机器生产日益普及
C.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D.工业结构不断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陈云在提及某次会议时明确地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与此同时,在长征途中和毛泽东一起劈波斩浪的一批领袖人物,也在这危难时刻的风头浪尖上经受了锤炼,得到全党全军的拥护和认可,从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该会议是(     
A.中国三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学者对长征历史意义的思考,该学者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一)红军长征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二)红军长征是威武雄壮的革命战争史诗,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
(三)红军长征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右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鲜经验。
A.打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B.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024-01-02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心村老校区(新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在同治十一年五月《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摘编自杨家骆《洋务运动文献汇编》

材料二   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李鸿章的评价不同

时期评价
晚清时期认为李鸿章是晚清近40年来第一流紧要人物,但不能“将中国之失政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对洋务的认识最多。但他只知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最终难逃失败;但他误国之罪“无庸置论”,他的外交历史,实失败之历史。
民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称其汉奸,认为其仅能为满洲朝廷保其私产,而不能为国扩其利益。

——摘编自高波《李鸿章形象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李鸿章所言“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是指的什么?并对李鸿章的变局观予以简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同时期对李鸿章的评价。指出影响对李鸿章不同评价的主要因素。
(3)某中国革命纪念馆关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探索的展板有四幅图片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的展板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史实准确,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2023-12-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作传播的代表性红色歌谣。红色歌谣的创作传播旨在(     
《十送郎当红军歌》植入新词“认清阶级”“坚决杀敌”
《告白军士兵歌》植入新词“穷人不要打穷人”“莫替军阀当炮灰”
《共产党象太阳》“共产党象太阳,财主恶霸瓦上霜,太阳出来霜化尽……”
《游击谣》“天不怕,地不怕,入了游击队,胆子比天大……”
《盼红军》“红军北上白匪来,脱了布鞋穿草鞋……”
《耕田谣》“大家努力开荒田,多种杂粮和蔬菜……”
A.赢得民众对革命的认同和支持B.动员广大民众武装反抗国民党
C.推动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D.宣传中共文艺创作的革命方向
8 . 以下四幅地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1)观察以上四幅地图,提取地图信息,指出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结合四幅地图和所学,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
9 . 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有这一段歌词如下:“八月桂花遍地开,土地法令贴出来。打倒土豪和劣绅,分田分地又废债,劳苦工农翻身把头抬。”这反映的史实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农民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D.陕甘宁边区政府减租减息政策
10 .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和毛泽东会师,陈毅在第二年写给上级的报告中写到会师后,两支部队合计人数如下:朱(德)部2000余人,湘南农民8000余人,毛(泽东)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各300余人。这近1万2千人整编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我党我军军事上逐渐发展壮大的一颗最重要的种子。这一局面的形成根源于
A.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北伐B.中共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