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这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带来了苏区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土豪、分田地”为大部分苏区农民的生存、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谱写出了壮丽的篇章。这场群众运动是(       
A.国民革命运动B.土地革命
C.“减租减息”运动D.人民解放战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7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接连失利,苏区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到闽浙赣皖边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新苏区,以“吸引蒋敌将其兵力从中央苏区调回一部到其后方去”,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

材料二   红军长征时的图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红军长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 . 下列哪一事件,最能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A.发动南昌起义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023-08-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2023-02-06更新 | 81次组卷 | 64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1920年和1936年中国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总产值表(单位:万元)。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1920年543396104949460937
1936年9733471450506141659
A.清廷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的影响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D.爱用国货运动的广泛兴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毛泽东与中央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192711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做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的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败。

——摘编自《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郑广谨等著《中国红军长征记》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着何种分歧,并分析产生原因。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特点。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021-03-09更新 | 554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在湖南文家市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会上,师长余洒度仍然坚持“直攻长沙”的意见。毛泽东坚决反对再打长沙,主张将部队转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和农村。毛泽东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动员农民配合北伐军B.保存和发展党的武装力量
C.在农村推动土地革命D.维护党中央路线的严肃性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两件大事……民贫国弱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继承中山先生革命遗愿,且升华之,殚精竭虑,万死不辞,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奋进前行。

材料二 以下是1921~1949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组历史图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和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分析这两大事件对中国革命分别产生的重大影响。
(3)如果把材料二中的四幅图片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素材,请你为该组图片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2019-12-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标志着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是(        
A.“宁汉合流”B.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C.东北易帜D.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10 . 下列关于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受益最大
B.轻工业得到发展
C.官僚资本对金融业的控制削弱
D.完全没有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