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的危难时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在长征途中共爬过了十八座山脉,其中有五座终年积雪,占领了大小六十二座城市,突破了十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通过了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368天,途中仅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红一方面军从瑞金、于都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三至四个红军献出生命”。

——摘自《数字长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并指出红军长征结束胜利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阐明理由。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临安中学、严州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不畏艰险、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谱写的团结战斗的光辉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军队起止时间时长途径省份里程数
红一方面军1934.10-1935.1012个月余江西、福建、广东、甘肃、陕西等11省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1935.11-1936.1011个月湖南、贵州、云南、甘肃、陕西等8省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1935.5-1936.1019个月余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1934.11-1935.0910个月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近万余里
①“两万五千里”专指红一方面军的行程       ②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6万余里
③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④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毛泽东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央政治局的领导核心,在组织上保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中央的确立。此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灵活机动地变换作战方向,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处处主动”。材料所述的“会”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极力做改造自己命运的工作”“工农团结起来,建立工农兵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等口号。这些口号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有(     
①探索出人民革命政权       ②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③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④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5-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这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带来了苏区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土豪、分田地”为大部分苏区农民的生存、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谱写出了壮丽的篇章。这场群众运动是(       
A.国民革命运动B.土地革命
C.“减租减息”运动D.人民解放战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的改进,亦以1933年以后为积极。政府特设农村复兴委员会及中央农业试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中央棉产改进所。1934年制定农业合作社法,推行农民贷款贮蓄,发展生产......数年之间,农产增加,小麦棉花差可自给自足,进口稻米为之锐减。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自国民军到......视人民如草芥寇仇,日在水深火熟(热)之中,而政府尚日日高谈民生主义,如有地方士绅呈请减赋者,则政府置之不理;如有倡议加收赋税者,则为政府所欢迎......现今所谓最痛苦者,莫如田赋。

                            ——《吴兴县公民孙德呈为田赋正附税太重请求减轻文》(1934年7月)

材料三:国际联盟的一份调查表明,华南地区的雇农和半雇农占了农村人口的60%——90%,他们除了将年产庄稼的40%——60%交作地租外,还要替佃主缴纳正常的地税和附加税——附加税为正常地税的35%——350%不等。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农村的什么景象?材料三可与上述哪则材料相佐证?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农村经济的记载为什么会不同?
7 . 如表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部分年份的财政开支,据此可知,当时(     
南京国民政府财政开支主要项目所占比例表(部分)
时间总支出军务债务建设
19284.9亿元49.70%33.30%0.60%
19296.2亿元42.90%33.40%0.40%
19307.12亿元43.80%39%0.20%
A.建设投入逐渐增加B.政府积极发展工业
C.官僚资本巧取豪夺D.经济发展困难渐增
8 .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其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其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一重要论述,启发我们思考“我们党为什么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这样一个重要而又严肃的问题。

——摘自欧阳淞《我们党为什么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


(1)根据材料一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在革命目标上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方面的巨大成就。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说明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的重大事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一些国际著名记者、作家认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班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传”“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这一历史事件(     
①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④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关键词搜索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反围剿”、“左倾错误”、“战略转移”、“陕北会师”。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B.工农武装割据C.红军长征D.局部抗战
2023-09-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