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值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八国联军入侵,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战时北方军民粮食短缺的现状,使得荣氏兄弟嗅到了面粉的商机。况且此时清政府卖国求荣,与外国签订的通商条约中规定面粉进口不征关税。于是两兄弟从面粉行业开始迈上了他们实业救国的第一步……在面粉厂生意风生水起的过程中,他们敏锐地观察到了新的商机:包装面粉需要布袋,制作布袋需用布匹,布匹则依赖纱厂供应,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给自足。于是两兄弟于1905年在无锡建成振新纱厂。一战期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急速扩张,尽管内部也潜伏着危机,但总的来说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这既得益于“天时和地利”——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更有赖于人和——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二人的团结奋斗。

——摘编自魏鼎《荣氏兄弟创业史及其经营思想浅析》

材料二   杨树诚经营面粉业,获得丰厚利润,至民国17年,集资本60万银元,来蚌埠兴建宝兴第二面粉厂,于民国19年投产。工厂很快垄断了皖北一带的小麦,所出产价廉物美的宝兴“洋面”完斥市场,当地许多传统的手工磨坊即被取代。杨树诚在厂内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并采取增开夜班、对工人延长工时、严格惩罚制度等手段。与此同时,他不惜用巨款贿赂当地军政要员,甚至与一些高级将领结拜成异娃兄弟(李宗仁称其为“三哥”),以求得他们的保护。其企业盈利不断上升,到民国23年,仅蚌埠面粉厂所获纯利即达200余万银元,超出原始资本三倍多。杨树诚成了淮海一带著名的面粉业资本家。

——材料摘编自《蚌埠市志》

材料三   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缫丝业最大的打击在于需求锐减及丝价暴跌。1930年,上海有缫丝厂102家,由于出口减退,多数缫丝厂陷入经营困难,翌年便减少到70家,缫丝设备也从25400架减少到18000架。1932年,除经济危机的摧残,“一·二八事变”的战火直接导致很多工厂受损,相继停业或倒闭,工厂数继而降到46家,丝车数也减少到12000家。随着恐慌在19331934年的进一步深化,持续开工的工厂愈发所剩无几,到1933年末只有10家,到19345月仅剩不超过6家,上海的丝厂以20%的开工率创该年各行业最低。对于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国民政府未提出积极的救济措施。

——摘编自《世界经济危机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衰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家族企业在20世纪初期获得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杨树诚的企业经营有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缫丝业衰落的原因。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恩格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反杜林论》

材料二   



(1)材料一中“不成熟的理论”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什么特点?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2023-05-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8年底,中共在井冈山建立起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换回食盐、棉布等,后来又设立对外贸易机构,保护来苏区贸易的白区商人,通过这些斗争,红白两区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基本上满足了苏区军民生活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     
A.林木业为苏区经济支柱B.苏区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C.工商业者普遍支持中共D.中共多种手段粉碎封锁
4 . 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对革命方式有了新认识B.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C.支持井冈山式革命道路D.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
2021-02-02更新 | 144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及公共土地”。这一改变旨在
A.区别对待地主阶级B.应对国民党“围剿”
C.扩大革命群众基础D.巩固井冈山根据地
2020-03-27更新 | 654次组卷 | 1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流行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著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改编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北伐战争、土地革命B.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C.北伐战争、抗日战争D.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020-03-20更新 | 399次组卷 | 3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2019-01-30更新 | 3122次组卷 | 5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会议
A.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B.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
C.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以来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D.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7年1月,美国《生活》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毛泽东的头像照片,标题是《中国漂泊的共产党人的首次亮相》。这幅照片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几个月前他刚完成在陕北“匪区”的探险。斯诺的这次“探险”
A.有助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共产党人
B.揭露了日本企图全面侵华的野心
C.让世界人民了解了西安事变的真相
D.有助于推动中国内战局面的结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