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图甲 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图

图甲、图乙分别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说明从图甲到图乙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简析其原因。(要求:明确角度,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11-06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党员人数年份党员人数
19217月(一大)53193430
19227月(二大)1951937年初4
19236月(三大)432194080
19251月(四大)99419454月(七大)121
19274月(五大)5.7194712270
19274月后1194910448
19286月(六大)4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2-10-31更新 | 31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3 . 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9-08更新 | 4134次组卷 | 22卷引用:专题08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时期

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

——摘编自共产党员网


根据材料,任选一种精神,拟定一个主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列出精神,主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7-16更新 | 302次组卷 | 6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走向胜利-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在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背景下,兴起了乡村建设运动。来自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和大专院校的倡导者们,在定县、邹平、新都等地创建试验区,成立乡村小学,平民学校、夜校;改良农业,提倡副业;成立借贷处和信用合作社:设立乡村医院、卫生所等。不少乡建工作者与农民同生活,共劳动,尽量使自己“农民化”。然而,十年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复兴农村经济的目的没有实现,相反各实验区经济的衰落程度进一步加深。

乡村建设倡导者之一的梁漱溪将此称之为“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难局:“本来最理想的乡村运动,是乡下人动,我们帮他呐喊。退一步说,也应当是他想动,而我们领着他动。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现在是我们动,他们不动;他们不但不动,甚且因为我们动,反来和我们闹得很不合适,几乎让我们作不下去。”梁漱溟进而分析了造成“乡村不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偏乎静,我们偏乎动;农民偏乎旧,我们偏乎断……总之,从心理上根本合不来”。

——据晏阳初《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及《梁漱溟全集》整理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中,选择任一理论或实践实例来评析材料中梁漱溟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6-27更新 | 2005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4 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中,其工作重心有四次大转移:第一次为1921年到1949年的“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第二次为1949年到1978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巩固政权为中心”;第三次为1978年到2012年的“以经济建设为纲,以脱贫致富为中心”;第四次为2012年至今的“以民族复兴为纲,以信仰、精神、伦理、秩序、规则重建为中心。”

——摘自《济南大学学报》20221


根据材料,任选一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赞成或不赞成材料中的观点均可,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看法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成理。)
2022-03-19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3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晚期以来,中华大地政权不断更迭,国旗几度易换。

时间国旗图案   

1888年开始使用

黄底蓝龙戏红珠。清廷认为黄色最尊,以黄色为正色。

1912年开始使用

五色旗,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

1925年开始使用
由青、白、红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青天又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的纯正心地与思想,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

1949年开始使用
红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黄色,有象征中国人为黄种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
对上表中国旗的变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道路选择往往会在历史资料中呈现出来。



根据以上材料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就“救国道路选择”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逻辑清楚)
2022-03-12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走向胜利-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就走上了苏维埃革命的道路。在中国推行的俄国苏维埃革命模式,很快就遇到了中国政治、经济以及革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次次武装暴动的失败,清楚地证明了在中国不可能像俄国那样一下子掀起全国革命的形势。实行农村武装割据不可避免地成为共产党人的唯一选择。然而,无论是中共中央还是当时负有指导中国革命责任的莫斯科,都没有及时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这一重要特色。直到1930年秋天之后,中共中央的工作重心才开始逐渐地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工农武装割据”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会议节选

历次时间/地点主题或内容或意义
一大1921上海嘉兴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大1922上海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1923广州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围共合作
1935遵义会议在长征过程中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七大1945延安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
1949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八大1956北京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十二大1982北京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三大1987北京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1992北京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五大1997北京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十六大2002北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十七大2007北京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八大2012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九大2017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载入宪法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贡献。(要求:观点提炼完整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11-17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2 解读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的“十个坚持”-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