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毛泽东善于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他最初想进攻长沙,当他发现原定计划无法实现时,立刻果断地改变原有部署,转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行,到国民党当局控制力薄弱的乡村山区寻求立足点,保存力量,再图发展。”这一“改变”(     
A.使中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事实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
C.放弃了夺取城市的最终目标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022-09-08更新 | 29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共产国际在1930年10月间对中国苏维埃革命的特点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必须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游击战争,用农民风潮的铁围来包围当地的城市,以及大城市和最大的城市,在军阀军队里组织我们自己的力量,十倍加强我们在这些军队里的工作。”材料表明共产国际
A.主张中共贯彻俄国城市中心道路B.说明中共并未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C.忽视了苏区的作用和红军的工作D.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2021-12-08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好题精练)
3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作出了没收的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而1929年中共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自耕农的田地不没收;对富农只没收多余的土地,不过分打击;对大中小地主区别对待,给地主以生活出路。这一变化
A.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B.打破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C.利于保障革命根据地建设D.意味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4 . 时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维度。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探索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下列有关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活动和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B.井冈山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出席中共一大并成为中共的创始人之一
D.在汉口会议上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8年6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六大决定工作中心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次大会
A.清除了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B.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
C.否定了暴力革命选择的必要性
D.助推了中国民主革命走向恢复与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图319274月、1938年、1949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群体构成的比重。


——摘编自梁丽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来源变动分析》等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中中国共产党党员群体构成的相关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年份。
7 . 1928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人领导赣东北弋阳、横峰地区的农民举行起义。先后成立了中共弋阳县委和横峰县委。1928年5月,在弋阳县召开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建立了弋阳苏维埃政府。接着,又成立横峰苏维埃政府。上述革命斗争重在
A.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C.开创武装夺取政权方式D.探索中国革命斗争道路
8 . 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幅度约有四分之三,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这反映了
A.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C.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9 .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很多根据地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这种现象表明
A.中共照搬了俄国式的革命道路B.中共忽略了中国农民的革命性
C.农民尚未接受中共的革命目标D.当时革命仍存在教条主义倾向
2021-02-03更新 | 36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曾任中共领导人的王明认为,“必须对于工业城市的无产阶级加以最大的注意,绝不能把工人阶级的武装暴动看成是对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简单响应或补充……谁不懂只有无产阶级是暴动的领导力量,谁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暴动策略丝毫也不懂。”此番言论
A.源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加速了土地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明显受苏俄革命模式的影响D.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