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百年来,经过艰辛的探索与频繁的变革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逐渐发展完善。如表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历程表。

时期

基本特征

1928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向封建土地所有制发起挑战,探索“耕者有其田”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并把收归政府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进行耕种,实现‘耕者有其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土地私有制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转变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农业的改造就是将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同时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年)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村集体所有制,创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的农村集体生产经营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2012年至今)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构建土地制度的“四梁八柱”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了“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摘编自范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历程、基本特征与经验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反映的某一时期或者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0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1928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的第37号通告,没收土豪劣绅的土地,重新分给农民耕种,以县苏维埃政府名义发给土地证,旧时田契、佃约一概废除。这一措施(     

1931年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
A.提高了农民抗战的积极性B.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C.壮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力量D.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们形容这一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问及贵党者”……1913年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使孙中山等人看到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希望。但是孙中山良好的政治设想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杀身亡,11 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年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

——摘编自孙岩《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探索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在抗战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下的地区实行的是苏维埃制度……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抗日战争的新环境对共产党统治区的政权建设提出了要求……1939 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民众可以直接选出从市乡到边区的各级参议会议员。各级参议会再选出同级政府……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政权和陕甘宁边区政权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归纳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简要分析此时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建设的出发点。
2022-11-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新时代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一做法旨在(     
A.推动资本主主义发展B.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C.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D.弱化中共在农村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广州起义备受推崇,秋收起义地位远低于广州起义。党中央高度评价广州起义“是工农兵士群众第一次革命暴动的胜利”,广州苏维埃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民众的革命政府”。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确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得以解决
C.放弃了国民大革命的领导权D.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内部分歧
2022-02-17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国民政府建立后即着手建立国家金融体系,以控制全国经济,巩固统治。同年10月,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央银行条例》,规定中央银行为国家最高金融机关,享有发行货币等经济特权。此后,国民政府又通过改组银行、融入官股等方式,逐渐控制了商股占主导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为了实现金融集权和应对经济危机,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统一了货币,并与美国签署了《中美白银协定》,实现了法币与美元的挂钩。至此,国民政府完成了对全国的金融垄断,并以此控制了中国的工商业,为全面统制经济作了充分准备。

——摘编自宋鸿兵《货币战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金融体系建立的影响。

材料二  红色根据地能够生存和发展,金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首要任务就是创立独立的金融系统。同年11月,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告成立,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法令,迅速统一货币、财政和税收,逐步改变了苏区金融市场混乱的局面。此外,国家银行还受政府委托,兼行商业银行之职,在吸收民间资金的同时,积极从事信贷业务,服务涉及苏区的工农业生产、粮食调剂和对外贸易等。在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条件下,红色金融从零起步,独立运作,自成体系,与中共“红色割据”实践一脉相承。

——摘编自单冬克《中央苏区红色金融史话》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金融体系与苏维埃政府金融体系的相同之处,说明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材料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着手进行改订新约运动。按照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原则,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特权成为运动的目标。通过重订新约,改变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均一税则(即凡进口货物不分普通品与奢侈品,均纳5%的关税),规定了进口货物按性质分级纳税。南京国民政府还颁布了《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规定“外国人应受中国各级司法法院之管辖”“外国人犯违警罚者,由法院或警察机关审讯之”。并同比、英等国照会签订收回天津、威海卫、厦门等租界的专约或协定。改订新约运动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南京政府收回的这些权利是不彻底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政府急于向国联乞援,不敢得罪列强,改订新约运动最后偃旗息鼓,有些内容并未达成。

——摘编自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
8 .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新关税后,“非竞争性出口商品占总进口量的比重由18.8%升到33%”。据此可知,此次新关税的实施
A.提高了国产工业品的竞争力B.起到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
C.有效的抵制了西方商品倾销D.说明中国已实现了关税自主
9 .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
A.货币统一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
C.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
D.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
2018-01-08更新 | 910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