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0年,武汉、长沙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2024-01-16更新 | 109次组卷 | 49卷引用:复习点0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2 . 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大会召开,运动会上军民互动,同场竞技。毛泽东不仅为运动会题词,还担任乒乓球裁判;朱德与士兵、百姓一起打排球。这次运动会(     
A.巩固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B.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转向改善人民生活
C.是敌后根据地得到巩固的表现
D.利于鼓舞红军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2023-09-15更新 | 158次组卷 | 24卷引用:专题03 中国冰雪运动- 从冰嬉盛典到冬奥盛会-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3 . 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湘赣边区土地法的调整(     
A.出于粉碎国民党“围剿”需要B.凸显了红色政权政策灵活性
C.意在扩大革命统一战线基础D.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序幕
2023-08-29更新 | 335次组卷 | 24卷引用:专题05 对比类选择题-2022年高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4 . 1927年12月下旬,毛泽东明确提出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以及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1933年6月,毛泽东指出,要做革命工作,“第一口头讲话,第二贴布告,第三写标语,第四出传单,第五演新剧,第六墙报上做文章。”这说明毛泽东(     
A.积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B.强调根据地舆论宣传的重要性
C.关注农村社会全面振兴D.主张依靠群众来反对北洋军阀
2023-04-14更新 | 36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初开始,公开发售国债成为欧洲许多国家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办法。16881689年,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格兰具备了为6年后在一片信任的氛围中创建英格兰银行所必需的条件。英格兰银行把短期公共信用业务并入一个半公营的现代货币银行体系。从1713年到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公债增长了1倍多,到“七年战争”结束时差不多又翻了一番。英国的公债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的1.273亿英镑,到1783年增加到2.429亿英镑,几乎翻了一番。

——《经济系统与国家财政》

材料二   1927年起,国民政府滥发公债。1932年,政府应付各种内债本息2.1亿余元,每月平均偿还1700万元。112日,国民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鉴于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中,政府每月财政支出仅军费一项需1800万元,不敷达1600万元,提出挪用每月内债还本付息基金以应急需。此消息引发市面恐慌,上海金融工商界纷纷致函反对。全国公债持券人会在宣言中指出:“此种举措,不啻将全国人民历年备置之财产,宣告没收,减绝人民之生计,破坏国家债信,而一方对于截留税收,冗军浮费,则坐视不敢处置,以致财政一无办法,乃不得不攘夺人民生活之源泉,以供政费暂时之挹注,此种举措徒起截税者之野心,为滥费者张目。全国国民,为国家经济立场,允当群起,誓死反对。”国民政府被迫于118日收回停付拟议。

——《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

材料三   1981年,中央决定发行国库券。3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发行国库券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调节和引导国民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19811987年,每年国库券实际发行量都超过计划发行额,总其发行361.76亿元,1985年起可以贴现和抵押贷款。通过发行国库券,将人民群众手中的部分购买力及其他一部分社会财力集中起来,暂时转移给了国家,增加了国家重点建设的投资。

——《中国共产党公债政策的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英国公债规模持续扩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全国公债持券人会反对国民政府停付内债本息的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央发行国库券的作用。
2023-04-07更新 | 157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重庆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上海(嘉兴)一瑞金一遵义一延安一西柏坡一北京”,对这条近代革命路线整体概括最恰当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B.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2022-11-19更新 | 108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党员人数年份党员人数
19217月(一大)53193430
19227月(二大)1951937年初4
19236月(三大)432194080
19251月(四大)99419454月(七大)121
19274月(五大)5.7194712270
19274月后1194910448
19286月(六大)4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2-10-31更新 | 319次组卷 | 33卷引用:复习点0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8 . 1928年秋天,井冈山根据地粮食普遍获得大丰收,宁冈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27年增产20%,茶油生产更是十几年所没有过的丰收,永新、莲花、遂川等地也出现了空前的好收成。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农村生产力提高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C.军事斗争的胜利D.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施肇基,生于 1877年。他求学的动力如他自己所说:“中国积弱,受人欺凌,愿以所学,为国家收回权利,雪耻图强。”1914年,施肇基出任驻英公使。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施肇基是中国五名代表之一,力主拒签和约。1921 年,施肇基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了要求各国“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之完整”等十大原则要求。中日达成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施肇基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同年,中美签订无线电台协定遭到日英反对,施肇基会晤美外务部后,建议中国政府借助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抵制日英电台合同对中国的侵害。1933年,施肇基被正式任命为驻美公使。他声称,凡是和睦的邻人,必须明确平等的原则,美国国会对中国的购银政策就是不明白睦邻情形中的一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委任施肇基出任中国物资供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美国为中国争取抗战物资。

——摘编自石建国《施肇基:中国首任驻美大使》等


(1)根据材料,概括施肇基的主要外交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肇基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体现的原则。
2022-10-15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7专题选修模块(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10 . 某校组织学生前往井冈山开展研学活动,各小组分别选择研学方向。A小组为突出井冈山根据地在民主革命道路探索中的地位,他们阅读了如下图所示的文献,据此确定了研学主题。这个主题可能是(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