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新华社发行的《吴起镇会师》这次会师(     

A.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共军事力量的对比B.有助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
C.使陕北成为党中央“落脚点和出发点D.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1927—1945年中共根据地及工作重要据点的分区示意图。据此可知(     

A.地区差异影响革命策略的选择B.革命发展严重依赖铁路建设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D.革命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长征”过程中,虽然当时的《申报》对“长征”的报道不多,但在红军的称呼上,逐渐由“共匪”、“赤匪”变为“共军”“共党”。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共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B.国共两党阶级利益趋向一致
C.当时社会局势发生重大转变D.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024-06-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表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唱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     


阿红军亲又亲。
红军阿仡鱼水情。
红军北上打日本。
阿仡盼望早回程。

——贵州仡佬族民歌

老鹰急急地飞翔。
红军队伍……
经过我的帐幕。
他们亲热地对藏胞说:
回来时给你们带来幸福

——四川藏族民歌

天兵飞渡金沙江。
纳西穷人见太阳
纳西人跟着闹革命
管理江山来做主

——云南纳西族民歌

A.中央苏区军民鱼水深情B.长征中的民族团结政策
C.全民族抗战的英勇气概D.解放大西南的历史时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铁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25000里,直到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由此可知,红军长征最大的精神力量是(     
A.人民群众的患难与共B.紧密团结的精神
C.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D.实事求是的精神
2024-04-29更新 | 29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刘伯承元帅在回顾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写道“……会议的精神传达到部队中,全军振奋,好像拨开重雾,看见了阳光,一切疑虑不满的情绪一扫而光。经过十多天的休整,部队体力稍见恢复,又进行了整编,立即移师北上”最终胜利到达陕北。该会议可能是(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西柏坡会议D.八七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陈列着一盏马灯(如图)。它虽然锈迹斑斑,但却承载着一位名叫钟招子的母亲等待8个参加长征的儿子归来的故事。儿子都牺牲了,母亲把眼睛哭瞎了,但她依然每天点亮马灯,坐在石阶上等待儿子。“我眼睛看不见了,但马灯不能灭,要让儿子看清回家的路。”这盏马灯(       

A.证明了民族关系和谐是革命胜利保证B.折射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艰难创立
C.彰显了红军长征时期的军民鱼水之情D.见证了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光辉历程
2024-04-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全国高考冲刺押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英国《泰晤士报》曾在一篇报道中写到:“红军主力……的剩余部队据说正在与他们在贵州和四川及其附近地区的同盟军建立联系,并向西、向更偏远的地区移动。”这篇报道从侧面反映了(     
A.英国主流媒体同情中国革命B.工农红军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C.中央红军军事战略发生改变D.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根据地的开辟
2024-04-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向其所属部队发布的一些纪律规定(节选)。据此推断,这些纪律规定应发布于(       

◆我军人员一律露宿街头,不住民房,不进经堂,

不撕毁藏胞门楣挂着的红布和门板贴着的佛像。

◆公买公卖、态度和蔼,爱护藏胞牲畜、庄稼。

◆这一带吃水困难,要帮助藏族老人背水。

A.北伐战争期间B.井冈山会师后C.红军长征途中D.渡江战役前夕
2024-03-15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34年红军将士在湘江等地同国民党军展开阻击战,为了掩护军委两个纵队过江,红三军团第五师坚决执行“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到四天”的铁令,浴血奋战三昼夜,以血肉之躯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之战(     
A.体现了红军长征初期战略部署的合理性B.使红军掌握了对敌战争的主动权
C.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且利于革命形势发展D.贯彻执行了遵义会议的最新精神
2024-03-1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