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面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813日)

材料二   19458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2023-06-09更新 | 6199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克文(18981986),广西岑溪人,历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立法委员、立法院秘书长。交谊甚广,与不少学界、文化界人物相熟,因此其日记中对事件的记载和评论,为我们观察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提供了独特视角。

陈克文日记(节选)

时间日记内容
1937720蒋院长今日所发表之演说词,真是全中华民族所要说的,理直气壮的说话。这一篇演说词已经将全民族置于一道战线之上,以夺敌人之魄矣。
1937813闻对日作战人人兴奋,天时地利人和,我皆有之,胜算决不是绝无把握者。
1937927平绥线前数日虽在平型关获大胜,平汉、津浦两线都节节失败,保定、沧州均陷敌手。幸淞沪坚持,敌难发展。持久战之形势似可造成,前途不至无望也。
1937129这一次战败,国民党恐怕再也不能抬头了……许多人仿佛都在说,国民党不成了,共产党快要起来了!
1938825做大官的优厚薪俸之外,一切的私人用度还要仰给国家,薪俸似乎是另有用途的。并且这私人用度又漫无限制,这也是目前一种大不合理的政治现象。
19381020共产党的朋友说,必须到了这样的田地,抗战的最坏阶段才算到了顶点。过了这一阶段,才能入到逐渐变好,逐渐变强,逐渐得胜的时期。
1939611回到(重庆)寓里,厨房和楼上的屋顶都穿了一个大孔,满地的玻璃碎片、石灰、瓦片、木片,散了一地。大概是附近飞来的弹片或碎石的结果。
1940216我和之迈先赴潘伯膺的约,然后再到五芳斋……还有乃光的约,几个约会都碰在一个时候……五芳斋吃过了,又到某一家咖啡店里闹了一两小时才回到寓所来。
1940730克宁代乳粉是买不到了,勒吐精(代乳粉)也卖到二十四元一磅,比战前大约贵了十倍上下。
1943827和龙大均吃晚饭于上清寺的小馆子。最简单的吃法,竟化(花)一百元,战前最多化(花)一元而已。
194496我们过去几年的军事行政不只是有问题,而且是腐败得不堪……说到责任,不只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的何应钦要负全责,委员长本人也不能置身事外。
1945810十日傍晚,日本请降的消息,竟突然而至……消息传来之后,全市狂欢,澈(彻)夜不眠。

——摘编自陈方正编辑、校订《陈克文日记》

注:据学者统计,19371945年,陈克文的饭局共950次,平均每年约136次,折合2.61次,其中“被请”次数居多,饭局中的参与者多为国民党中高级官员。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有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11月,日军在钦州湾强行登陆,攻占南宁,桂南战役爆发。日军第五师团、台湾旅团等部的2艘航空母舰、50多艘船舰、100余架飞机、3万多人投入到此次战役中。强大的攻势使国军的防线不断被突破。12月4日,日军攻占了昆仑关,并在周围设立据点,转为守势,企图长期控制桂越交通线,从而阻断由越南以及钦州湾地区运进中国的各种援华物资路线。当时,日本内阁认识到,要在中国取得胜利,必须进入资源丰富的东南亚。西方列强正忙于欧洲的战争,应利用这一时机,把日本帝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中国以外的地区。同时,由于补给困难,日军积极利用攻占昆仑关的时机,引诱国民政府议和,但遭到拒绝。国民政府在分析形势后,认为大后方已受到严重威胁,果断做出了夺回昆仑关,收复南宁,恢复国际交通线等决定。

1939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从全国各地调集15万人进行反攻,在山炮和飞机的掩护下,中国官兵向驻守昆仑关和周边其他地方的日军发动猛烈进攻,经过反复拼搏,打垮了日军的第21旅团,击毙其旅团长中村正雄等4000多人,取得了昆仑关攻坚战的胜利。

——摘编自唐凌《论昆仑关战役的意义及其遗址的利用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昆仑关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昆仑关战役胜利的影响。
2022-11-27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