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理解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2023-10-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3·纲要上第2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底,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日本帝国主义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共产党和红军不但在现在充当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中共积极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共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材料二 1947年10月,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蒋介石,必须迅速建立和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此,必须进行土地改革以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使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逐步打消了对蒋介石集团的幻想;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争取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的工作;在政治上号召“组成民主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以上摘编自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及过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比,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统一战线的认识。
2023-09-18更新 | 15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所示事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这一事件(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胜利B.彰显了国共合作的成果
C.践行了人民战争的路线D.促进了抗战重心的转移
2023-09-15更新 | 92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3课课时作业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的会战主要有22次,重要战斗1 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

史料二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到了1945年初发展到91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20万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9.2万多次,收复国土83.7万平方千米,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

——摘编自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史料三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摘编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指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
(2)根据史料二,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
(3)史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2023-09-15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3课学习讲义
5 .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2023-08-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清楚地揭示了战胜日寇的客观依据和现实条件,阐明了敌我双方涉及战争的关键性因素的变化。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战争胜利的战术分别是运动战和游击战,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这篇文章发表于(     
A.重庆B.西安C.延安D.西柏坡
7 . 敌后战场的抗战
(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通过开展____,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沦陷区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宣传,组织领导沦陷区的工人以怠工、罢工等斗争形式,破坏日军“____”的部署;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3)百团大战: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以破袭日军____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____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4)坚持团结抗战: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____”。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5)加强根据地建设
①实行____政策,建设成效显著。
②在陕甘宁边区开展____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
③以“____”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2023-08-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2-3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8 . 1940年下半年的这场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持久抗战的信心,对于抑制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危险,时局好转,都起了重要作用。”“这场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具有战略进攻性的战役,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迫使日军将更多的兵力转向后方,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步伐。这一战役(     
A.标志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鼓舞了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晋察冀边区在194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当年反击日军春季扫荡活动中,农民积极踊跃地支援前线,全力配合主力军作战。据统计,当时17个县参战的农民多达2万人,配合作战达33次,袭扰敌人达287次,破坏敌占区交通20千米以上。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A.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形成B.受益于土地政策的演变
C.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斗争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