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1 道试题
1 . 下图(改编自丁聪作品)所反映的情景发生于
A.甲午战争时期
B.朝鲜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020-02-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13年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公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对于选举资格做出规定: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了
A.国共两党矛盾基本消除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共改变民主革命目标D.中共实行民主抗日执政理念
3 . 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发起的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4 . 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
①百团大战   ②枣宜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平型关伏击战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2020-01-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经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批准,边区政府定名为边区行政委员会。随后,边区各行署、县、区、村相继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政权组织。这反映了
A.中国工农红色政权的初步形成
B.国民政府加强乡村政权建设
C.中共把抗战与政权建设相结合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扩大
2020-01-12更新 | 62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0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美国记者史沫莱特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上述战役是
A.枣宜会战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
2020-01-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115高中历史
7 . 据统计,全面抗战以来中共领导的对敌作战达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30余万人,民兵达268万人,建立了约100万平方公里、近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该统计主要强调
A.中共已成为抗战中的重要力量
B.中共的壮大主要得益于抗日战争
C.抗日战争改变了国内力量对比
D.敌后抗日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的胜负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经济力量的较量。日本当时是一个工业相当发达的军国主义国家,因此在军事装备及军队训练素质上都占据着优势;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军事装备与部队的训练、编制都过于陈旧落后,无法适应陆海空联合作战之需要。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战时兵力约有2.2万人,马5800匹,步骑枪9500枝,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炮108门,战车24辆。而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编制为官兵约1.1万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炮46门,掷弹筒243枚。尽管战争初期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以血肉之躯与优势装备的敌军相战,这种抵抗是难以持久的。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

材料二 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面战场抗战艰巨性的原因,并概述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性质,并简析实行“三三制”原则的作用。
9 . 全国抗战爆发后,华北抗日根据地在实施“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同时,在财政政策上实施了“统一累进税”,即将各种税种合并征收且减少征收次数,整齐而不乱。据此可知,“统一累进税”的征收
A.推动了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B.有利于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支撑
C.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D.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准备了条件
2019-12-26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初考试历史试题
10 .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以《同蒲路上的爆破队》为题报导:“北战场上全面的游击战争展开以后,日寇全凭控制交通线来维持少数城镇和据点,支撑它无法取胜的侵华战争。势不可挡的游击战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破坏日军赖以运兵和解决后勤补给的交通线。”下列军事行动与该报道反映的战术相似的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