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43年,朱德在接见即将去陇东开荒的学生时发出指示:“中央要你们去陇东抗大第七分校,发给你们每人三件宝贝:第一是镢头,第二是枪杆子,第三是笔杆子。你们要拿起镢头开荒种地,建设校舍;拿起枪杆子,保卫边区;拿起笔杆子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用这三件宝贝来解放全中国。”这一指示旨在(     
A.贯彻全面抗战路线B.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
C.解除日军的经济封锁D.塑造新的边区精神风貌
2024-05-2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准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考前提分演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光华券是反映甘宁边区发行的一种小面额代价券,最初作为法币的辅币而流通。根据上表可知,当时(     
表“光华商店代价券”发行统计表(1940年1月-1941年2月)
发行时间新发行额(元)累计发行额(元)
1940年1-6月230 940547 915
1940年7-10月473 2101 021 125
1940年11月815 665 1 836 790
1940年12月1 274 7503 111 540
1941年1月300 2753 411 815
1941年2月859 4004 271 215
A.陕甘宁边区面临财政困难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C.国民政府支持边区经济自主D.法币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2024-05-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考前提分演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提出“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两个新概念,赞同包括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内的新三民主义。他强调:“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离开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就不是革命的三民主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推进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B.强调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紧密结合
C.明确提出了团结抗战的进步主张D.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
5 . 【根据地教育】

材料一   从工人、农民到妇女、儿童,根据地致力于大范围教育覆盖,降低社会面文盲比率,开展符合实情的教育。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农民,白天需要参加劳动工作,晚上才有时间接受教育。因此,根据地广泛开办夜校、业余补习学校、识字班,运用墙报、戏剧、报刊等进行教育。根据地实施5年制义务教育,812岁的儿童首先是工农子弟免费入学,烈士子女或者家庭特别贫困者,给予一定的补贴。初小设定课程有列宁读本常识、唱歌、图画、笔算、珠算、作文练习、体操、劳动实习,高小阶段开始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基本军事能力训练。

附:小学《红孩儿读本》第一册第6

小弟弟,年纪小。
常恨自己力量小。
他说:土豪又高又肥胖。
小小拳头,怎么打得倒?
我说:小弟弟莫心焦。
莫怕拳头小,只怕拳头少。
千千万万的拳头团结起。
要把土豪打成泥!

——摘编自胡林燕《湘鄂赣根据地的教育实践》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开辟出文化统战方针,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底。边区师范学校建立了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一切工作围绕抗日救国。边区的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教育,一方面利用寒暑假和其他业余时间帮助边区群众办识字班和夜校、办墙报、搞宣传等提升民众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动员、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战争,为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通过社会教育,党的组织深入乡村,民众自愿加入党领导的各种社会组织,其生活与根据地政权紧紧缠绕在一起。

——摘编自黄茹《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价值和启示》

在教材编撰方面,新编的课本普遍地突出了统一战线的教育和抗战的政治教育。边区政府规定所有小学教育内容既要教记账法、写信、写路条、写契约、珠算等课程内容,又强调进行打击日寇的政治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社会革命活动,如站岗、放哨、查路条、送信等。晋察冀边区完县的小学把“一步三棵苗”“谷要稀、麦要稠、玉米地里卧下牛”等农谚编写到了实用课程中。陕甘宁边区规定,边区小学的课时“不整齐划一、以不误农时为原则”。学生可以半工半读,以保证前线后方基本物质需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有特定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李永《敌后抗日根据地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抗战时期根据地教育出现的新现象并加以评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如表节选自《抗日根据地经济史》部分目录。据此可知,当时根据地旨在(     
第一节在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同时,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第二节实行没收汉奸财产筹措经费的政策
第三节国防经济政策,建立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
第四节建立银行,发行货币
第五节开源节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
第六节实行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A.多种措施促进经济繁荣B.获得多种政治势力的援助
C.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2024-05-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晋绥抗日根据地,亲眼见证了八路军拔除日寇根据点的激烈战斗,连连惊呼:“奇迹,奇迹,没有飞机大炮就能很快攻下坚固的据点,真是奇迹!”由此可知,中外记者团(     
A.论证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必然性B.肯定了中国敌后抗战的成果
C.强调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要性D.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2024-05-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0年4月,蒋介石要求朱德、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华中问题,顾祝同也邀请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赴上饶商讨新四军的活动区域。国民党提出“将新四军迁往黄河以北,将黄河以北划分为新四军防区”。这些情况表明(     
A.国共合作共同抗日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
C.国共之间矛盾加剧D.战略防御阶段国共关系的变化
2024-05-22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据1941年北岳区阜平、平山、行唐、易县等10个县村选举结果统计,在所有的村级民意机关和行政机构中国共产党党员平均占33%,党外进步势力和中间势力平均占67%,真正做到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一切抗日的人民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这反映出当时根据地(     
A.发动群众参加民族战争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D.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成祖《内训·序》曰:“古者教必有方,男子八岁而入小学,女子十年而听姆(姆,女师也)教。”从文王时代,太任(王季之妃,文王之母)“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的女子教育的规范,到整个封建时代的“三从四德”,皆如此,不断地在严格家庭秩序和伦理规范。而对于女子的种种教育,无须依靠学校,完全由父母特别是由母亲代代相传。幼年女子,少年女子如此,出嫁后的女子依然如此。如明代吕近溪《女小儿语》主要教少年女子行事言行,汉代班昭《女诫》中有教授已婚女子如何做好妇女之事的“妇行”篇,唐代宋若莘、宋若昭姊妹《女论语》中有教已婚女子的“事舅姑章”“事夫章”“训男女章”“营家章”“待客章”等。明代仁孝文皇后《内训》有教已婚妇女的“修身章”“景贤范章”“母仪章”。清代贺瑞麟《女儿经》以通俗易懂的言语教女儿为人处事、做人行事。

——摘编自张丽杰《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对当今女子教育的启示》

材料二   由于英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新的教育机构的出现和妇女频繁参加经济活动,使得英国妇女受教育状况的改变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当时大多数的人都主张贵族妇女应该学习一定的知识,以便能够培养她们的贞洁观念和宗教虔诚。很多贵族由于没有男性的继承人,为了使女儿未来能够接管自己的领地,也主张对女性进行一些教育。富有市民和小手工业者阶层的女性开始进入到了学校。除了教授用本地的语言进行阅读以外,还有宗教祈祷和礼节知识的课程。对于一些下层的劳动妇女,她们的家庭都有经济条件送她们去专门的学校去学习。作为劳动群众,妻子和丈夫一样每天都要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特别是她们从事职业的广泛性,小的时候所受到作为贤妻良母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求她们有着一定的职业技能。

——摘编自唐宏刚《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教育状况及其影响探析》

材料三   从中共三大以来我党就十分重视妇女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文件,许多领导人也做出了相关指示。1937年陕甘宁边区出台的《关于妇女组织的决定》《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工作新决定》,1938年《毛泽东抗战初期对妇女的指示》,都体现出党对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切。从延安时期妇女教育的内容来看,既包括有纺织缝纫、种地等劳动生产活动,也有学堂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及时有效地落实在生产实践中去。真正实现妇女思想、经济的双重解放。为此,我党颁布《儿童妇女待遇办法》《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妇女组织的决定》《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一系列文件,并建立了妇女联合会,让妇女干部去做广大妇女的工作,渐渐地当地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摘编自王雨薇《延安时期妇女教育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教育发展的原因与概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时期发展妇女教育的有利条件与积极作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