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分别考察的文章、著作已经相当可观了,而把决定20世纪中华民族命运的这两场最重大的“外战”和“内战”联系起来,考察二者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历史逻辑分工、二者的组合影响,应说是一个新视角,也是一个极有价值、意趣颇深的课题。

——摘编自金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历史逻辑透视》


根据材料,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二者的内在联系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2-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中,以文化建设引领前进方向、提供精神支撑、凝聚奋斗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具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它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材料二   相比较于封建主义落后文化、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无疑是先进、健康的文化。毛泽东基于探索与思考,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独创性理论,如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等。新中国文化建设沿着这一正确方向前进,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在破旧立新上取得巨大成就,为后来的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摘编自夏春涛《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及深刻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文化建设方针在革命和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社会改造和经济建设中,出现诸如婚姻及妇女问题、烟毒问题、土匪问题、二流子问题等的干扰破坏。为彻底荡涤旧社会残余,顺利进行边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边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革新与治理,例如鼓励妇女参加社会生产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树立了她们自食其力的信心,也为繁荣边区经济和支援前线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雷甲平《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治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如进行土地改革,使亿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获得了生存依托;颁布新《婚姻法》,使妇女获得解放,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与男子平等的建设者;改革教育方针,学校面向工农子弟,并开展扫盲运动,使劳动大众获得学习知识的机会;发布《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实行禁毒,使延续百年的鸦片泛滥得到遏制。这些政策举措,紧贴民众生活,惠及普通百姓,切合饱受贫穷苦难的民众世代追求生存保障和更好生活的愿望,因而获得了广大民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摘编自李长莉《社会风气与社会治理:建国初百年回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社会治理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后,苏区教育方针指出:教育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要为工农群众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时提出的革命文艺方针与此基本一致。1933年,高尔基戏剧学校在瑞金成立,师生经常配合革命活动进行演出。

——摘编自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材料二   1937年,中国共产党将教育方针调整为“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创建于延安,其办学目的是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后创作演出了《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作品。

——摘编自郝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战火中的高等院校艺术教育》

材料三   1953年,文化部召开第一届全国艺术教育会议,提出高等音乐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般文艺修养、精通业务知识并掌握业务技能”的人才,并制定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方针,要“发扬民族艺术,学习苏联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音乐干部”。

——摘编自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1989》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艺术教育方针变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发展艺术教育的意义,并谈谈你对艺术教育方针调整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边区行政委员会在1939年关于村选举的指示信中说,“村政权之脆弱无力,不足以适应战斗环境担当战斗任务,在(民国)二十七年最末一次粉碎敌人围攻中,暴露的最为明显”。为此,抗日根据地花了很大力气宣传、组织基层选举,不仅挨家挨户动员,还成立选举训练班,并编出《选村长》等戏剧到处演出,印行大量像《大家选》这样的小报和宣传品,形象地告诉农民选上自己合意的人会带来什么好处。不仅如此,共产党人还和农民群众一起,想出了许多世界选举史上闻所未闻的选举办法,如豆选法、乍胳臂、背箱子等,以适应识字不多和不识字的农民。事实证明,只有农民自己将他们与政权拥在一起,“才能发生伟大的革命效力”。

——摘编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选举与文化的复归》

(1)据材料,概括边区政府推动基层选举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边区政府推动基层选举的意义。
2024-01-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大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东方诸经济落后国的运动,若不得贫农群众的协助,很难成就革命的工作。”他已经认识到:“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之基础,农民至少占全国人口60%以上,其中最困苦者为农民中占半数之无地的佃农。”

——摘编自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材料二   井冈山时期,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共相继制定、通过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土地问题决议案》等,对土地革命的一些具体政策做出规定。到1931年春,苏区中央局发出通告,明确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由此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且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土地改革方案。

——摘编自梅黎明《峥嵘岁月—井冈山斗争与中国革命》

材料三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提出:一、承认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应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故于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以便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摘编自赵鲲《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百年回顾与启示》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改革开放简史》

(1)解释材料一中“若不得贫农群众的协助,很难成就革命的工作”。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井冈山时期和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异同。
(3)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明确指出了包产到户的效果,打消了一些人的担心。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论断的史实依据。
2023-11-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土地制度与近代中国革命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土地革命广泛地开展起来,在根据地内,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的最重大的社会变革。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极大地激发了革命积极性。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政策,同时实行农民交租交息,这是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兼顾农民和地主两个方面利益,把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恰当地结合起来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它规定: “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经过土改运动,到 1948年秋,在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觉悟空前提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简要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土地政策。
(2) 依据材料二,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2024-01-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当中国的仁人志士苦苦追求,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救国救民的药方时,以社会调查作为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传入了中国,最初在中国进行社会调查的一般是西方的学者,他们中间有传教士、有社会学的教授。他们的调查多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比如人力车夫、农村经济等。而20世纪20年代,随着五四新文化的传播和留学生的陆续回国,国内一些高校开始设立社会学系,学生们在学习中接受了社会调查的方法,中国人开始了自己主持的实地调查。

——摘编自罗艳《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工作方法的历史渊源》

材料二   19407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政策的决定》中指出,在新革命形势下,党内“发生了许多‘左’的错误”,“如不严格纠正,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要受到危害的”。究其原因是由于“党内至今还有许多干部不懂得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为此,必须“对全党加强统一战线教育”,“加强进行策略教育”。而加强革命策略研究和教育,实际上需要党员干部了解革命情况,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

——摘编自许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制度化》

材料三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前,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分别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委关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的汇报,逐渐形成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看法。撰写《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不仅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而且为中共八大提供了理论指南。

——摘编自闻言实《1956年中央领导同志的调查研究与<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根据材料一、指出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调查研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开展调查研究的意义。
2024-01-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干部教育

材料一   1939417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论干部的学习》,指出干部在职学习的几种方法是:“(一)在实际中学习;(二)读书;(三)向群众学习;(四)适当地给予干部独立负责工作的机会,来锻炼干部、教育干部。”19401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规定了学习课程的内容(如下图)。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简史》

材料二   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我们的同志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35日)

材料三   建国初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省、市共开办干部学校和训练班347所,这些干校共培训科研、教育、工程技术、医药卫生、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业干部127.5万人。到1954年,全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到14万人,比1949年增长近13倍。

——摘自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工作通讯》(1956年第7期)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20世纪30—50年代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历程。
2024-01-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革命歌谣革命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路走来的有声记忆。

建党初期,为了加紧革命宣传,中国共产党通过了《教育宣传问题议决案》,要求“当尽力编著通俗的歌谣小册子”。大革命时期,瞿秋白谈到“五卅运动”以后的社会状况时说:“听说上海街头巷口无一处没有不反对外人的招贴,无一处不唱反对外人侵略的歌谣。”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歌谣在革命运动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川陕苏区的《工农永远是主人》《加紧春耕》《戒烟歌》等歌谣巧妙地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编入其中。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积极创作革命歌谣唱述新生活,如《插秧曲》中唱到:“一、二、三……绿映映……插得整齐又好看……我们是苏维埃公民,都得参加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歌谣迅速发展。结合当时的实际武装斗争所创作的《抗战动员歌》《杀敌歌》《收回失地保家乡》等抗战主题歌谣,面向群众和士兵四处传唱,一些革命歌谣还记载着日军的罪恶和中国人民的愤怒。此外,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民主政治高涨热情的《乡选歌》等歌谣,也深受群众喜爱。

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创作热情高涨,对传统歌谣的改造日趋成熟。歌谣《停止打内战》《开会讨论来分田》《千年奴隶当了家》等在解放区广为传唱,传递出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摘编自邓登瑶《革命歌谣的演进历程、鲜明特征及价值意蕴》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阐释革命歌谣的发展和时代价值。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