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主张与抗日行动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这一主题加以说明。(要求:围绕主题,任选至少两则史料,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2023-01-1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刊登的《预备兵政治教材》目录。这反映出八路军重视(       
《预备兵政治教材》的章目

标题

刊登时间

标题

刊登时间

第一课

什么是预备兵?

1942.7.17

第六课

俱乐部

1942.11.21

第二课

预备兵要做什么事?

1942.8.11

第七课

遵守纪律

1942.12.10

第三课

子弟兵的来历怎样?

为什么叫子弟兵?

1942.9.1

第八课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42.12.22

第四课

团结友爱

1942.11.1日

第九课

灵活巧妙的战法

1943.1.13

第五课

努力学习力求进步

1942.11.13日

第十课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

1943.1.22

A.培养反攻阶段士气B.树立子弟兵英勇形象
C.士兵思想政治教育D.提高士兵的军事技能
2023-06-28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1940年冀中地区村政权部分工作人员成分统计情况(单位:%)。这表明,当时敌后根据地政权建设(       

工人

贫农

中农

富农

地主

商人

大会代表

7.5

41.7

37.9

7.8

0.3

4.8

村长、书记

5.9

39.2

45.8

7.4

0.2

1.5

委员会主席

7.6

40.1

40.2

6.7

0.1

5.3

A.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是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首次尝试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
2023-06-21更新 | 6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八)历史试题
4 .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和我们党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以后,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经验教训,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简史》对改革开放的进程做了系统论述(见下表)   

章节目录
第一章改革开放拉开大幕
第一节
第二节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
第三节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第四节调整经济政策与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第五节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第六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延安时期,中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制度上的探索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需要阐述。(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变迁的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5 . 下表是抗战时期晋绥根据地妇救会参战动员慰劳工作统计表。材料表明(     
缝衣服帽子袋子袜子饭包洗衣
兴县38475100024976
临县300020003500450
方山3006002880900
保德269380004989195003933200
离石5007537300

——资料来源:《晋西北群众工作总结(1940年)》

A.土地革命激发了群众抗日积极性B.统一战线发挥巨大动员作用
C.群众为抗战贡献了大量人力物力D.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太原会战
2023-01-13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情况(单位:千人)统计。这表明(     

年份

敌后战场抗敌人数

侵华日军总数

占侵华日军比重(%)

1938

400

680

58%

1939

540

860

62%

1940

470

800

58%

1941

460

610

75%

1942

332

550

63%

1943

350

600

58%

1944

468

730

64%

1945

759

1089

69%

A.中国抗战决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走向
B.国共两个抗日战场协同作战
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D.中共抗战力量得到较大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1942-1943年晋西北二专区精简后编余干部安置情形一览表。这一举措,有利于(     

项别

到县工作

到区工作

学习

生产

养病

到部队

到村工作

民运

什务

其他

合计

河曲

1

1

26

1

3

18

50

保德

2

5

8

4

4

25

2

1

51

偏关

3

5

2

5

31

46

岢岚

8

10

25

1

44

五寨

3

1

9

2

7

22

神池

3

3

12

4

9

16

47

专署

5

6

3

22

3

2

2

2

45

贸易局

3

86

89

总计

5

23

19

178

14

25

124

2

2

2

394


A.巩固国民革命统一战线B.扩大工农苏维埃政权影响
C.加强根据地的基层建设D.推动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2023-04-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某学者对抗战前后中国华北农村乡村治理结构的研究如下表所示。表中所示变化有利于(        
传统社会乡村治理结构政府一乡绅(宗族)—农民
晋察冀边区乡村治理结构政府一群众团体和互助合作组织—农民
A.促进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觉醒B.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中共夺得民族战争的领导权D.提高农村居民的劳动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比例调查表(单位:%),表明当时(     
阶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其他
户数抗战前3.67.228.454.05.01.8
减租后2.46.738.047.02.53.4
土地抗战前29.521.029.519.00.80.2
减租后13.517.542.522.50.63.4
A.中华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B.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
C.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消亡D.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
2023-03-07更新 | 601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聂政(?—公元前397年),韩国轵人,因杀人偕母及姊避祸齐地。韩大夫严仲子与韩国相侠累结仇,潜逃濮阳。严仲子闻政快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刺杀快累于阶上。


后世形成了多个版本的“刺客聂政”故事,如下表:
时间作者及著作叙事及评价
汉朝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突出严仲子与聂政的朋友之遇,称赞聂政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国士”;突出聂政的孝道和信义,把父(母子)子、兄(姐)弟和朋友这三个伦理统一起来。
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严仲子是一个为非作歹二十年、败坏礼法纲纪的乱臣贼子。聂政受其“礼贤下士”的外表蛊惑和蒙骗,“盗杀韩相侠累”,并非义举。
1905年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中国古代武士具有十八种美德,其中一条是“受人之恩,以死报之”,比如聂政、荆轲等。武士美德意味着把道义、恩仇、朋友和国家等置于个人生命更高的位置。
1942年郭沫若
历史剧《棠棣之花》
在联纵抗秦的民族大义下,反抗昏君奸臣的严仲子、聂政等都是仁人义士,而屈从暴秦的韩相侠累和国君哀侯成为了彻底的反面人物。

——摘编自陈颀《复仇与礼法——以聂政的复仇叙事为例》


从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版本,提取信息,围绕论题“时代背景影响人物形象塑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成文)
2023-01-08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