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下图是某中学历史社团进行课题研究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该社团研究的课题是(     

A.教育学术力量内迁B.民族工业向西南大后方转移
C.中国远征军开赴战场D.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1940年创作的《木兰还乡图》年画。此画的上面是题跋: “此图为海上十大艺人精心妙手所合绘,制作精美,用意深长,洵为当代美术画片之杰构。”中间是木兰胜利归乡的场景,红缨枪上的“花”字旗随风飘扬。该画创作的主要目的是(     
A.弘扬传统文化B.激发民族精神
C.巩固统一战线D.提升女性地位
2024-01-19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图3、图4分别为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旗帜、臂章和胸章。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1至图4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阐述清晰)
2023-10-1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所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场重要战役,与此图所示战役内容相吻合的一句诗歌是(     
A.兵锋冒犯我边庭,志愿参军把寇平
B.绝战倭人结百团,太行烽火敌心寒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车轮十万上前方,转战江淮千里长
2024-01-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是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建立的根据地示意图,从上图到下图,说明(     

A.革命主力实现了战略转移B.国内阶级矛盾得到了解决
C.南方革命势力已经被剿灭D.土地革命拓展到北方地区
6 . 文艺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旧)年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民间艺术形式,由民间艺人根据民众的喜好和愿景,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题材辅以特定的艺术想象绘制成品,供年节时粘贴于门框或室内墙壁上。其题材内容大多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门神类(《神茶郁垒》)、迎福纳祥类(《金玉满堂》)、农令节气类(《女十忙》)、敬神祭祖类(《家堂》)等。

——摘编自朱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年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塑造》

材料二

   

——图源网络;解读内容摘编自尹毅《抗战时期解放区年画研究》和朱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年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塑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传统年画风格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时期的年画,从时代背景和影响的角度进行阐释。
2023-07-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3年,陕甘宁边区的手织布生产情况大体如下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传统生产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B.反映出党的新民主义经济政策
C.为全国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D.彰显出公有制经济的核心作用
2023-06-29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地图测绘与战争局势]

材料一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参谋本部乘机将大量专业人员派往东北和台湾,由此拉开了近代日本专业盗测中国的序幕。日俄战争后,参谋本部统一了测绘中国的比例尺,要求实地测绘十万分之一中国兵要地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军在扩大盗测范围的同时,开始在中国大陆长期部署专业测绘人员。1913年,参谋本部解散临时测图部,留下16个测绘员,隶属于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组成土地调查班,标志着日本在华正式设立了永久性日常盗测机构。从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在华盗测过程看,其顺序先是台湾、东北,接着是内蒙、山东、东南沿海、华北,再为华东、华中、华南,然后又回到东北。

——摘编自许金生《盗测中国:近代日本在华秘密测量史概述》

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出于独立军事作战与根据地发展建设之需要,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如由八路军总部测图室调查制印的辽县、黎城、襄垣、武乡四县的分幅路线图,不仅标有四县的聚落户数,还将日军在“扫荡”过程中烧毁的房屋占比精确到每一个村落。1944年绘制的《太原敌军军事设备图》等17幅平面图,均系军区情报侦察人员实地调查密测并编绘成图,可以清晰呈现出日军驻城及矿区、飞机场等军事设置布局。县图是现存数量最多的行政区划图,图上直观呈现了县、区政府驻地、县界、区界、辖村详情等信息。

——摘编自白如镜《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华盗测的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盗测行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绘制地图的意义。
9 . 如下图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村地区的变化。它们的共同点是(     
A.削弱了农村的封建剥削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C.促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D.显示了边区民主政治的广泛性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新四军颁发《本军出征将士家属优待请求书》,规定:“出征抗敌军人家属,除担负法定之赋税外,得酌量减免其摊派各项临时捐款。”皖江抗日根据地即在该政策范围内。皖南事变后,根据地于1941年6月成立了皖中财经委员会,下设货物检查总处、分处、分所三级组织,专征地方税。根据地废除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必需品如大米、煤油等税率降至15%,进口急需品如洋布征5%。1943年“反扫荡”胜利后,根据地日益扩大,财经工作进一步发展,财税制度也进行了增删。

——据秦冠华、张福伟:《皖南革命根据地税收的历史贡献》等

材料二

   

图1   1948年12月东北解放区吉林蛟河粮库收公粮

(农业税)检斤过称票,记录了农户田贵缴纳大豆税的信息。

   

图2 东北解放区年画《农民踊跃缴纳公粮》(1949年)

我在吉北行政干部学院刚毕业就被分配在税务所工作,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收税,并由武装队员保护前往对敌贸易市场,收来的有大米、豆油、白面、蘑菇、布匹等物品,晚上睡觉还需有武装队员站岗,避免被敌军和土匪抢夺。记得1947年冬天,走私犯夜间袭击我们的税务所,绑架缉私队员,抢夺走私品,税务干部奋力反抗,连夜将军粮运往前线。

——原吉林市税务局局长赵元龙的回忆(2019年)


(1)简述材料一中皖江抗日根据地的税制举措及其重视税收工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相互关联的信息,概括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税务实践的意义。
2023-05-25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