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40年8月23日《新华日报》以专版刊登了“华北交通总攻击战”第一号“捷报”。此“捷报”反映了(     
A.平型关大捷振奋了人心B.敌后战场开始展开反攻
C.新四军重创了侵华日军D.百团大战取得初步胜利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千余年基层管理体制诸多嬗变,大秦帝国确立的模式(乡官制度)基本不变:即在编户相互监督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由教化、征税、治安三个部分组成的基层管理结构。而且,历朝政府都试图建立一种机制,发挥基层民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功能。从奏汉时起,通过建立什伍组织,邻里监督,善恶相告,甚至有罪连坐,形成严密甚至残酷的监督体系。这种法家的治民之术即便在标榜独尊儒术的汉代以后仍未放弃,在唐代的邻保之制、宋及明清的保甲法中,不断地重现,足以说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摘编自张德美《古代乡官的嬗变》

材料二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治理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为抗日救国目标的实现和满足边区人民的生活所需,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治理匪患,安定秩序:整治烟毒,移风易俗:革除婚姻陋习等等。边区政府还创新社会治理形式:减租减息,多方参与;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力发展教育等。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边区农村社会治理取得显著的成果。

——摘编自姜秀华《陕甘宁边区农村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推行“乡官制”治理模式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农村社会治理措施所起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右图大碗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碗壁上除了有“民主团结”的字样之外,还有“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纪念”。此碗最有可能出现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 . 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一历史观点,具有统摄性的证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     
A.始终肩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B.领导敌后抗战大力配合正面抗战
C.收复了100万平方千米的失地D.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2023-04-08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3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5 . 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规定:“移难民在居住、垦荒、贷款、医疗、选举权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据1943年统计,边区5年扩大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200万亩是移民开荒增加的。该政策的实施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B.突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
C.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有利于开发边区与支持抗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广播事业的开始,国统区和沦陷区有数十万台收音机可收听。电台在语言广播的同时。亦用国际通码向世界各国播发新华通讯社电讯。电台广播的主要内容有: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重要社论和文章、国际国内时事新闻、军情战报等、电台还播放京剧名段、名人讲演、音乐戏曲等节目。后增加对日本官兵播音,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反动残暴,号召日本士兵积极投入反战活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刘莹莹,赵云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新华广播复播,各解放区纷纷涌现地方性广播电台。各电台广播内容主要有;宣传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新闻报道、文艺节目,社论。介绍解放区等,灵活采取宣传策略,积极争取更多可团结的力量。各电台还声援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请国民党起义人员进行广播讲话,号召国民党官兵退出军队。

——摘编自赵聪、邱菊《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广播宣传特色与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广播宣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广播宣传的重要意义。
2023-04-04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8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0年秋,日军侵华大本营在给山西日军的作战命令中说:“此次扫荡,要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内的人民。”“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食,不能运输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并要一律埋死或投入毒药”。这一作战命令(     
A.完成了侵华大本营的作战任务B.源于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抵抗
C.旨在摧毁根据地消灭抗日军民D.给国统区军民造成巨大的灾难
8 .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群众通过持续的人、财、物投入,加强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冀西河滩进行治理,使其成为晋察冀边区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       
A.直接推动生产运动开展B.改善解放区人民的生活
C.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D.保障了新四军粮食的供给
2023-03-06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3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0年7月,山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的指示成立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广泛动员民众参与敌后游击战争,团结群众参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据此可知,当时中共致力于(     

A.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动员民众反抗国民党统治
C.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思想觉悟D.广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2023-03-02更新 | 209次组卷 | 7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3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10 .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     
A.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落实B.摆脱了国民党的政治影响
C.改变了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社会关系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3-02-28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3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