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主要经济法规统计表。据此推断可知,陕甘宁边区(     
类别主要经济法规数量(单位:部)
农林土地类11
金融类8
税务税收类26
商业贸易类12
经济管理机构及社团类8
财政公债类4
工业交通类7
债务类1

A.法制建设得到充分完善B.社会经济秩序得到规范
C.民间借贷行为基本消失D.百姓赋税负担较为沉重
2022-11-27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2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重温历史,会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   


②大会共开了四天,讨论以下的问题: 1.目前政治状况; 2. 党的基本任务; 3. 党章; 4.组织问题。..终于通过了一个共同方针,即党的基本任务为争取无产阶级专政而斗...要求党成为有战斗能力及有纪律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发展职工运动为共党工作的中心任务。

——节选自陈潭秋《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

注:陈潭秋(1896--1943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材料二   



八一南昌起义浮雕

抗日游击战浮雕
(1)史料是进行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分别说明①②两则史料在探究“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问题时的作用。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
(2)以上两幅浮雕均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任选其中一幅,结合史实为其撰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简练)。
2022-11-19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发动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____指挥下,以破袭日军__________为主要目标,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作战,史称“___________大战”。有力打击了__________的侵略,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2022-11-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开辟敌后战场: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________战法。战略上配合了________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022-11-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两个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坚持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战略________阶段起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坚持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进入__________阶段后起主导作用。
2022-11-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10月,抗战后方的《大刚报》举办了一次民意调查,探究国人对战争形势及国内外重要政治问题的意向,收到了主要来自湘、桂、粤、赣四个省区的民众回信。以下为该民调的部分材料:

1:《大刚报》1942年民意调查部分结果统计(有删节)

序号问题及结果统计
你认为中国抗战,究竞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
能:占99.5%未置可否:占0.5%
2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
日本:占69.4%德国:占30.6%
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
要:占50.8%不要:占48.2%未置可否:占1%

2:调查结果之分类统计(有删节)

性别男:占94.6%女:占5.4%
年龄20岁以下2030304040岁以上
52.5%26.8%14.1%6.6%
职业学生公务员商人军人工人自由职业农民其他
39.6%19.9%14.8%14.6%7.7%1.27%0.8%1.33%

——据杨天宏、宋仕宏《抗日战争转机与社会心理变化—以1942年(大刚报)民意调查为中心的探析》整理


(1)根据材料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刚报》民意调查反映的民众对抗战前途走向的认知,分析这种认知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大刚报》调查结果的史料价值。
2022-11-12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1937 -- 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参加学习的民众共约有359876人(次),全边区13 岁以上50岁以下的文盲人数降低了7%。取得该成果的前提是(     
A.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粉碎敌人的包围封锁D.爱国知识分子的大量涌入
2022-11-04更新 | 869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劳动英雄(模范)评选标准:甲、从事农业、工业、运输、打盐及纺织等生产之一而积极生产,成绩特出;乙、推动他人生产,并获得成绩……

——摘编自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一)

材料二   19507月,政务院全体会议决定表彰工人、农民和士兵中的劳动模范,评选标准除了要求技术先进、发展生产有显著成绩之外,还特别强调认同党和国家、敢于同旧势力斗争、支援前线有特殊功绩等。

——摘编自孙云《1950年全国英模表彰大会的召开及意义》

材料三   19798月,国务院决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在生产技术上有重大改革或有重大合理化建议”、“在创造发明、科学研究方面有重大贡献”等,强调以生产建设一线的职工为重点,以生产成绩、革新论英雄。

——摘编自姚力《19771979年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材料四   200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修订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不仅完善了“劳动”的概念,进一步承认了管理、服务、科技等劳动形式的价值创造功能,而且也丰富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私营业主、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体育、娱乐明星等首次纳入评选范围。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新闻办举行2005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新闻发布会》等


(1)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中劳动模范标准设立的原因,并分析材料二、三中劳动模范标准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四中劳动模范评选标准的新内涵,并简析其意义。
2022-11-02更新 | 476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写道:“该战斗……同时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损害甚大。”与该记载对应的这场战争(     
A.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B.是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推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打破日军“囚笼”政策
2022-11-02更新 | 69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使日、伪军的兵力深陷在敌后战场上。用毛泽东的话说∶"敌人原欲摧毁敌后战场,再攻正面战场,但是不可能了,为救死计,被迫着同时挑起这两个战场在肩上。”这反映出(     
A.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B.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C.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D.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022-10-15更新 | 702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