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北京条约》签字页

②《南京条约》签字页

③《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④《马关条约》谈判场景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建立太平天国,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期颁布《资政新篇》。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末

戊戌维新运动

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材料三

①(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②1938年,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总结抗战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



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图为百团大战中的彭德怀。

(1)将材料一所反映的史事进行排序(写序号),并指出材料一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何共同价值?
(2)提炼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主题,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加以分析。
(3)从材料三中任选其一,谈谈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理解。
2024-01-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调整了放款政策,强调边区生产建设放款的重点应当放到私人经济上,公营经济则次之,如边区银行绥德分行以30万元资金投放于民间纺织业,并为永昌公司投资200万元。这反映了(       
A.边区政府对纺织业进行统制B.中共放弃了支持公营经济
C.中共意在缓解民族工业困境D.新民主主义政策得到落实
2024-01-30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3 . 1941—1943年的三年中,在陕甘宁边区,农民所交的公粮占其总收获量分别是1941年13.58%,1942年11.4%,1943年不足9%。从1943年起,边区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这得益于(       
A.工农民主政权的巩固B.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C.土地改革运动的推行D.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4 . 1940年下半年,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这一次作战被称为(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5 . 如图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某连环画,描绘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斗争的画面。据推测,该连环画的故事发生于(     
(37)按照原定计划,消灭了伪区队,部队准备打大虎山,歼灭武孝同这股伪军。夜里,江志海聚精会神地学习毛主席《论持久战》中的教导“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
A.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B.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C.红军长征时的重大战役D.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2024-01-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所示货币券的发行(     

A.推动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B.阻止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掠夺
C.巩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与稳定D.利于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推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改选后党外人士担任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个举措(     
A.适应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旨在解决根据地的困难D.利于开明绅士主导敌后抗日政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开辟敌后战场,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在消灭了大量敌人的同时,自己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在长期艰苦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

——摘编自曲青山《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材料二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布局不合理,绝大部分工业建立在沿海地区。这种畸形布局,使上海和沿海沿江地区的工业受日本侵略的严重威胁。1937年,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工业内迁计划。机械和纺织工业在西南西北的发展,成为战时后方工业的中坚。重庆、昆明、桂林、西安、宝鸡、兰州、汉中、衡阳、邵阳等城市,都逐渐成为初具规模的工业中心。

——摘编自张宪文《试论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经济战略的转变》

材料三   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决心,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摘编自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发起全面侵华的标志,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的共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村和县的议会出现了,村选是整个制度的基础,由边区参议会选举政府,这真正代表了中国的一种革命,农民第一次走进了政府机构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常驻参议员和政府委员时,候选人中中共党员超过了三分之一,著名共产党人谢觉哉、王维舟等18人立即要求退出竞选。结果中共党员仍然多一名,徐特立立即声明退出,让给了党外人士。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B.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力量,激发了民众参政热情
C.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0 . 如表是1938—1946年延安交际处接待部分外国著名记者和友好人士的记录。这些活动(     
接待时间接待对象
1938年3月接待加拿大援华医生白求恩及其率领的医疗队
1938年6月接待国际青年访华代表团
1944年6月接待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1946年7月接待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特朗
A.对外展示了中共良好形象B.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统治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024-0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