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1942年,苏中地区的武工队和游击小组依靠群众掩护,组织袭击或伏击,创造了“钓乌龟”“老鹰抓鸡”“包混饨”等多种诱敌杀敌手段,积小胜为大胜,配合主力部队消灭日伪军有生力量。这反映了(     
A.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B.局部抗战的艰苦卓绝
C.敌后军民的智勇杀敌人D.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2 . 1940年,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主要是为了(     
A.指出俄国革命不足B.团结力量一致抗日
C.阐释中国革命性质D.批判左倾错误危害
2023-12-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时间

代表性著作

代表性言论

1921~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1927~1937《反对本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1937~1945《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1945~1949《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党要立即开始着手各项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12-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平型关战斗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继候捷音。这反映了当时(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国民党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民族大义已经超越政党观念
2023-12-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中央党校柳建辉教授在《正视抗日战争》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华北200余县的抗日武装提出的任务是一个县一天打死一个鬼子,每月便合计能毙日军6000人……”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侵华日军力量强大,抗日战争异常艰苦B.集中我军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C.没有根据地的支持,敌强我弱力量悬殊D.没有正规军的配合,地方武装战斗力差
2023-12-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党史百年历程中的某一特殊时期,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中强调:“关于土地政策,必须向党员和农民说明,过去土地革命时期的一套办法不能适用于现在。”这一时期是(  )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抗战时期,中共的社会保障工作提升到新高度,除了对军人、工人和弱势群体的保护采取了详尽的措施外,对地主、富农、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的利益也进行了维护,并保障了这部分人的基本权利。这一时期中共的社会保障工作(     
A.巩固了工农苏维埃政权B.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
C.延续了土地革命的路线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
2023-11-01更新 | 571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0年,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提出:“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产”。这些规定(     
A.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B.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C.化解了社会主要矛盾D.巩固了苏维埃共和国政权
2023-10-21更新 | 367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次改选(     
A.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编自陈先初《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材料二   1949年,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试图通过银元的投机来阻断人民币进入市场,一度严重冲击金融市场,造成物价飞涨。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查封上海证券大楼,严厉取缔和打击银元投机活动。到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币已基本占领了城乡市场。

在“银元之战”后,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资本,又转向炒作粮食、棉纱和煤炭,又一次引发了全国性涨价高潮。人民政府运用市场规律,仅十天左右就平息了这场物价风潮。经过这次斗争,人民政府完全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相关材料整编

材料三

   
分到土地的农民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重大举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