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了(     
A.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决战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
C.抗战中的两党由合作走向敌对D.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
2023-01-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A.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开始转移革命工作的重心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D.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2023-01-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毛泽东在某部作品中总结抗战以来的战争形势,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需通过持久抗战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该著作为(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持久战》C.《井冈山的斗争》D.《论联合政府》
2023-01-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曾说:“构成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敌人与解放区之长期反复的最残酷的战争。所谓相持阶段,实即解放区与敌人的相持。”据此可知,他强调(     
A.国民政府已放弃抵抗日本的侵略B.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C.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2023-01-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实行“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十几次大的会战,击破了日本“速决战”的战略企图,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持久战”.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积极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遥相呼应,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使日本侵略者处于首尾不能相顾的境地,直至战争结束。

材料二   1937年~1941年,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日本230万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9万多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假如没有中国……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选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着哪两个战场?这两个战场的关系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3-01-14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四)历史试题
6 . 历史地图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和图2分别是中共不同历史时期的根据地,提取两个有关这两个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3-01-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主张与抗日行动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这一主题加以说明。(要求:围绕主题,任选至少两则史料,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2023-01-1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5年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下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A.抛弃了“耕者有其田”的纲领B.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
C.鼓励民主党派人士建言献策D.肯定并保障地主的民主权利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