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史实”“史论”“史识”是历史学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历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历史现象,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抗日战争期间的相关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华北事变是1935年日本在华北地区发动一系列事变的统称
B.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中日双方投入战斗的军队共约100万
C.百团大战的成功,有利于克服抗战中的投降情绪,振奋人心
D.要依据唯物史观,客观公正地肯定蒋介石在抗战中积极作用
2 . 1944年,陕甘宁边区有近16万妇女参加纺纱,边区民用布匹自给率达47%。各地纷纷建立起以妇女为主导力量的合作社、供销社、妇纺训练班等丰富的妇女生产组织形式。这(     
A.成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B.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结构
C.为抗战的胜利提供经济支持D.为女性参政提供政治保障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这场战役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同时也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日胜利的信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三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一个世纪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摘编自田珏《台湾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的缘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战役”的名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的两次战役形势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     

                                        图1                                                                      图2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正面战场取得大规模胜利
C.人民抗日力量的日渐壮大D.抗日战争已进入反攻阶段
2022-12-30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朱德曾说:“如果没有解放区战场,又如果没有解放区战场这种与敌相持的斗争……那么敌人就会长驱向西南、西北进攻,而国民党的反人民的政治机构及其军队,则必然招架不住,那就不会有什么相持阶段了。”这一论断可用来证明(     
A.敌后战场的重要性B.敌后根据地面临严峻形势
C.国民党的消极抗战D.敌后抗战配合了正面战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军事工业的现代化”“军队的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这反映出(     
A.从现代化角度对工业化做了肯定B.党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中共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军事建设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
7 . 国民党政策转向_______
(1)原因: ①国民党__________决定;②日本诱降的影响;③______________武装力量的发展。
(2)标志: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动方针,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__________,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3)中共中央的三大口号:坚持_________,反对___________;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2022-12-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毛泽东_________的发表(1938年)
(1) 背景:抗战初期,国民党内亲日派散布_________,他们片面强调中国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鼓吹“再战必亡”; 亲英美派宣扬“速胜论”,幻想依靠英美的力量,迅速战胜日本;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的______道路。
(2) 内容:毛泽东驳斥了“亡国论”、“速胜论”; 指出抗日战争是________,战争的伟大力量的深厚根源存在于________之中,实行_________的路线,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2022-12-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总后方: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
2022-12-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下图是中共发布的与某战役相关的电文内容。该战役(     
A.以切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B.是抗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C.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首次大捷D.是国共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典范
2022-12-2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二中、温州中学、金华一中、绍兴一中四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