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022-09-30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史三对

甲申对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的阐释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教训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发表。毛泽东看后表示赞赏,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赶考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材料二   百年党史,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党,是命根子。毛泽东一生都心系党的建设这个命根子。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石仲泉《毛泽东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及其时代意义》

材料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据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8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窑洞对”的背景,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对“窑洞对”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史三对”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年大党重温“党史三对”的原因及时代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以华夏民族为中心的多民族分布的空间观念,即“五服”观念。这一观念下,“华夷”为一个共同体,共处在一个天下。到秦汉时期,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为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华夷共祖”的民族思想,主张各民族同宗同源,应和平共处、共同进步。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民族观是古代社会处理民族问题的主要依据。

——摘编自赵本燕《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多维阐科)

材料二   1907年,杨度指出“在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一文中也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他反对仅以文化同一性来认同民族,强调血统的重要性。……在清末,“中华民族”一词和“大民族”观念,即各民族平等融合为大现代民族共同体的观念,都已经出现。

——摘编自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1938年,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杨松提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外来说,中华民族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因而它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核心,它团结中国境内各民族为一个近代的国家。193812月,八路军政治部编辑出版的《抗日战士政治课本》中,首次对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进行了清晰明确的表达。该课本写到“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组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苗、瑶、番、黎、夷等几十个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四万万五千万人民是共同祖国的同胞,是生死存亡利害一致的。”这些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形成。

——摘编自《百年来党对中华民族的认识不断深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民族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杨度和章太炎民族观的不同之处,并说明清末中华民族观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中华民族观的发展。
2022-07-27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B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维新派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中外条约的不平等性质,批评了清廷官员在对外交涉中的盲目无知,宣传和普及了国际法知识,对此后中国反对不平等条约的斗争产,生了久远的影响。1902年,为应对统治危机,清政府决定改革旧法律制度。在清政府的要求下,英、美、日承诺,待司法改革完成时放弃“治外法权”,但直到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的法律改革草案尚未完全完成,致使英、美、日的承诺成为空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为中国挣脱不平等条约的密网提供了一个最初的突破口。1917年,北京政府宣布“自8月14日上午10时起,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合同、协议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间之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虽然一战后的巴黎和会未能实现中国的修约目标,但却是中国政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两年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再次全面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终于在《九国奢约》中明确宣示,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新生的苏俄政府自成立后三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苏维埃政府废弃一切特权”.1927年初,中国人民抓住国民大革命的时机,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经过回民政府不断地努力,到1930年5月,所有国家都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英美正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0月,经过一番磋商,英美终于就立即废约达成共识。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时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