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为2006-2016年《人民日报》“九一八”记忆高频词汇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九一八”记忆的主要动机是(       

A.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B.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C.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D.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意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史观不断发生变化。如表是中国学者将历史研究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后史观变化的统计。

时间学者著作史观
1849徐继畲《瀛寰志略》“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对中国中心论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谬论。
19401949周谷城《世界通史》反对“欧洲中心论”,用全局来考察世界历史。
1962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著的世界历史著作。
2023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应摒弃“西方中心主义”,重视除少数几个大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和文明的历史,注意人类交往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和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史的史观变化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时代”印迹。

美国《时代》周刊从1923年创刊开始,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们代表着当时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材料1   列努斯的《谁在〈时代〉封面上?》集中研究了19231977年间《时代》封面人物。

……从个人出现次数的统计排序来看,中国人物也颇为重要。毛泽东,12次,名列第12;蒋介石,10次,名列第17;周恩来,8次,名列第22

列努斯的统计只到1977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是在1976年,在随后的20年里,他先后共出现了9次,他的排序也比较靠前。

材料2   一组《时代》周刊封面图片及说明   

序号封面图片说明
2006年,《时代》周刊把当年年度人物选为“YOU”。图下小字大意:没错,就是YOU!欢迎你来到这个时代!
19492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美国《时代》封面,文字表述为:中共中央主席。
1945820日《时代》封面
蒋介石首登《时代》封面是192744日,头像下一小行英文“GENERAL     CHIANG KAI-SHEK(蒋介石将军——引者注) rose out of the Sun-set”


(1)(单项选择)Ⅰ中的“你的时代”就是。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2)从历史的角度看,毛泽东于1949年2月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背后有着怎么样的原因?
(3)《时代》周刊封面虽以人物为主,也间或破例。Ⅲ中1945年8月20日的封面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图中显眼的”错误”表达了设计者的何种情感?
(4)(双项选择)Ⅳ中对蒋介石的介绍突出了“将军”身份,主要是因为蒋介石。
A.就任黄埔军校校长B.领导北伐战争C.发动四一二政变D.“围剿”红军
(5)Ⅳ中文字的“Sun”可能语意双关,可能是指孙中山,其意为“孙陨落之后升起”,也可能就是其英文本义“太阳”,其意为“太阳陨落后升起”。你持何种看法?试说明理由。
(6)蒋介石共10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但最后一次是1955年,毛泽东自1949年首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后还出现过11次。有学者据此得出:这表面上看是蒋介石与毛泽东两人的此消彼长,实质上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此消彼长。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023-04-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行为纪念、艺术、纪念、符号纪念等形式,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

年份

主题

内容摘要

1926年5月30日
五卅周年纪念
五卅运动是全国各阶级民众反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之开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壮举。
1936年7月24日
八一南昌起义九周年纪念
九年来红军艰苦奋斗的成绩,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最光荣的历史。九年来红军所走的道路,是中华民族解放的大道。
1943年5月31日
抗战六周年纪念
敌后战场上的抗日军民抗击了日本匪军的半数以上……与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继续进行协商,改善各党派间的关系。
1948年4月30日
五一劳动节纪念
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摘编自陈金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1950—1956年中共中央关于纪念活动的文件统计(单位:个)

纪念内容

孙中山

列宁

斯大林

马克思

十一

五一

七一

八一

十月革命

中苏条约

抗美援朝

抗日战争

1950

1

1

4

1951

2

5

2

1952

2

2

2

2

1953

1

1

1

1

1954

1

2

1

1955

1

1

1

2

1

1

1956

2

1

1

2

总计

2

!

2

1

10

6

7

5

2

2

3

5

——摘编自马驰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各次纪念活动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举行系列纪念活动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