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江西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6 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周天子以姬姓大宗的身份对“得自于天”的土地和权力进行再分配,而姬姓贵族则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分别得到大小不等的权力与土地。这说明西周时( )
A.政治关系必须服从宗法关系B.宗法制依托分封制扩散
C.血缘亲疏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2. 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     
A.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B.表明外交思想日臻成熟
C.体现了儒法势力的消长D.使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下表为秦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简表。表中变化反映出秦汉时期(  )
项目秦朝汉朝
疆域东至大海,南至象郡,西至陇西,北至长城在秦朝基础上有所拓展,(黄)河西设郡,西域设西域都护
国家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汉族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生了异变B.区域民族关系走向了缓和
C.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加强D.中国辽阔的版图基本奠定
2021-09-05更新 | 780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参照各家学说,重新注释了《诗》《书》《周礼》,通称《三经新义》,并成为太学和州县学校的教材、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王安石此举意在(       
A.扩大变法的社会基础B.禁锢士人思想
C.重构儒家的经学体系D.保护弱势群体
2024-03-22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765年2月,一份向西班牙国王的报告中提到,“自从菲律宾群岛被征服(1565年)以来,运到这里的银子已超过2亿比索”,其中大部分都运到中国。这一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     
A.中国传统手工业具有优势B.中国对外贸易以美洲为主
C.西班牙完全控制了东南亚D.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拓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初计划以造船为主,因镇压人民需要,改造枪炮,造船成果极为有限。甲午战后因经费紧张,无力造船,船坞长期荒废,1905年将造船部单独划出,招商经营。由此可知,江南制造总局(       
A.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解体B.体现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设立D.折射出近代化过程举步维艰
2024-03-21更新 | 337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甲午战争后,清廷多次大量举借英镑、法郎等外债,用以筹措赔款。面对国际银价下跌的趋势,有官员上书提出,“借款一项,吃亏尤巨而久”,且“耗物力于无形之中”,中国应铸造自己的“英镑”和“先令”。这一观点提出的原因是(     
A.币制差异加剧了债务危机B.通货膨胀导致国家财富流失
C.清朝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D.列强资本输出威胁民族工业
2024-02-29更新 | 830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1915年,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美学生任鸿隽等9 位同学,牵头组建中国科学社,并创办《科学》杂志(如图所示)。自诞生起,《科学》主要聚焦两个主题:普及科学常识和启蒙认知科学的意义,为国人走近科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作“先觉觉后觉”的努力。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的创办反映了(     

A.学生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B.青年对时代变迁的积极回应
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D.科学成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九一八事变后,以英国人李顿为首的国联调查团赴中国东北考察,其撰写的《报告书》揭露了九一八事变乃日本的阴谋,强调东北是中国领土,属中国主权范围。但也承认日本“在满洲之利益不容漠视”。这最能体现出(     
A.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绥靖与矛盾B.国联姑息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C.英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D.英法欲维护其在远东的既得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78年.全国社队企业总产值只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7%左右。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到2008年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71.21%,且呈现出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布局的趋势。这些变化(     
A.得益于基层民主的建设B.缘于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C.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D.导致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印度河流域文明兴起于公元前3千纪,其城市的卫城区有谷仓、寺庙,居民区的房屋有的庭院宽敞,有的十分矮小;在随葬品中,有金玉珠宝,也有泥土和贝壳制品:在出土的人物雕像中,有系着镶有宝石的束发飘带的祭司,也有戴着表现卑贱屈辱项圈的男人。这反映出当时的印度(       
A.率先进入了人类文明时代B.城市规划的水平领先世界
C.实行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D.处于层次分明的阶级社会
2024-03-22更新 | 405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7世纪以来,英国的济贫院可以在院外对流浪者、失业者提供救济;19世纪30年代末以后,英国停止了济贫院外的救济活动,济贫院也逐渐成为了鳏寡孤独、丧失劳动能力者的收容所。这一变化(     
A.使得获取救济成为公民权利B.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
C.进一步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D.缩小了福利国家规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下列文字节选自普希金在不同时期有关拿破仑的评价。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出处 内容
1814年《皇村回忆》 “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
1821年《拿破仑》 “伟大的人物明星”“不朽的光却在闪烁”“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
A.拿破仑战争从非正义战争到正义战争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影响
C.时代背景决定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D.普希金深受“十二月党人”起义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提出了苏俄当时必须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利用旧社会的文化遗产,借鉴国外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方式,停止剥夺资本并把计算和监督的工作提到首要地位,需要强制的力量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监督,等等。苏俄政府做法与之吻合的是(       
A.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B.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经济
C.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D.开展余粮收集制巩固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海外志愿者团体“和平队”成立。“和平队”队员由1961年500人增加到1963年的5000人,直至1964年1万人。他们在第三世界担负修公路、建学校、教英语等各种援助任务。美国此举旨在(     
A.遏制国内的社会运动B.便利资本对外输出
C.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支援新兴国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21世纪初,法国政府每年要花费30亿美元,聘用1.2万名官员,以保护和发扬法国文化;加拿大补贴本国电影的发行,并规定电台要播放一定比重的本国音乐;西班牙、韩国、巴西的电影院上映影片都有“当地含量”的规定。这在反映出各国(     
A.努力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B.不同程度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C.积极顺应文化全球化潮流D.主动吸收各种外来文明成果
2022-08-15更新 | 599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的太学和州县学多有名无实,朝廷只好转而支持民间或私人创办书院,以补官学之不足。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在南宋中期相继复兴。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蔚然成风,呈鼎盛之势。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弟子都在江南地区讲学,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

——摘编自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

材料二   18世纪的许多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国家机构的影响下进行的。雍正资助书院使学者们有了职业,1736年至1795年在位实际执政61年的乾隆,曾倡议由一大批有学问的文人编了大约57部大部头著作,如《四库全书》等。清代的学术从属于官方,即使这种从属是间接的。皇帝对中国知识界的统治还表现在对文化的镇压上。这一镇压持续了大约15年,与编纂《四库全书》同时进行。

——摘编自(美)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官学的显著特点并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材料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为了促进民族自决,《联合国宪章》专门列有“关于非自治领土之宣言”、“国际管制度”、“托管理事会”三章。对非自治领土(即殖民地),宪章要求“按各领土及其人民特殊之环境,及其进化之阶段,发展自治”,而对于托管领土,宪章则明确要求应“增进其趋向自治或独立之逐渐发展”。宪章规定,联合国应监督前国联委任统治领土、与战败国脱离的殖民地、以及其他非自治领土上的人民实现自决的进展情况。联合国所提出的自治和自决原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面貌的改变。它为战后的非殖民化发出了信号提供了合法性,促进了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战后十余年间,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此导向不无关系。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自决”成为国际准则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自决”成为国际准则的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史观不断发生变化。如表是中国学者将历史研究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后史观变化的统计。

时间学者著作史观
1849徐继畲《瀛寰志略》“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对中国中心论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谬论。
19401949周谷城《世界通史》反对“欧洲中心论”,用全局来考察世界历史。
1962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著的世界历史著作。
2023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应摒弃“西方中心主义”,重视除少数几个大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和文明的历史,注意人类交往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和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史的史观变化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20.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在改善中美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一个外交思想家,基辛格有一套自己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只能通过大国间的实力均势才能维持,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只能靠实力才能得以实施。均势外交的核心就是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上,重建国际秩序,以多边力量制衡苏联扩张,保护美国最大的国家利益”。他批评美国保守主义为追求道义目标而罔顾地缘政治目标。他认为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在于维持地区均势(如中东、南亚均势)和全球均势(如确保欧亚大陆不落入一强权手中)。这是其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真实写照。在现实主义外交思想指引下以及特殊的身份,使他成功地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

—摘编自沙靖宇《基辛格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与中美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实力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美苏全球争霸的战略态势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同时美国还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苏联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来自中国北部的安全威胁愈益增强。这些重大因素,连同中美现实主义式的外交互动有力地促成了中美外交的革命式接近。

——摘编自袁校斌、晋军《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基辛格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世界史
5
中国近现代史
6
文化交流与传播
7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20.15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单题
30.4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40.4王安石变法单题
50.65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单题
60.4洋务运动单题
70.4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80.85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90.65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100.6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10.65古代印度文明 单题
12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30.4法国大革命单题
140.4新经济政策单题
150.4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160.85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儒学的复兴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8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200.1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三、论述题
190.4戊戌维新运动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