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刘伯承说:“(解放战争)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为此,解放军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挺进中原,展开战略防御
2 . 1949年初北平街头有一幅照片,写着:庆祝华北解放。据此可知,当时(     
A.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解放区即将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覆灭D.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2024-01-1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49年4月,毛泽东创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开始B.百团大战胜利C.渡江战役胜利D.抗美援朝开始
4 .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初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了发行土地公债的方式,征购地主的多余土地,规定由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进行承购。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中共中央提出“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中共土地政策(       
A.消灭了中国封建剥削制度B.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C.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D.满足了农民的政治经济要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7年间,陈毅同志在诗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这一诗句所指的军事行动重大意义在于(     
A.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B.宣告战略决战的开始
C.体现抗美援朝的推进D.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
2023-11-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许多劳动互助组织。晋冀鲁豫的太行区,1945年18个县的统计,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平均每县有2万多人,1946年组织起来的劳动力是1945年的2倍多,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占全区劳动力总量的78%。据此可推知,劳动互助组织的建立(     
A.扭转了国共之间力量对比B.促进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废除了农村封建剥削关系D.为解放战争提供了物质保障
2023-10-28更新 | 228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百年来农家百姓对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了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湖南某农村春联:“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初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材料三   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其最后结局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这一愿望是否实现了,为什么?
2023-09-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布的一个文件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统一平均分配,改正了以前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设立人民法庭等。这一文件发布于(     
A.土地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在北平正阳门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一家外国通讯社电文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规模空前未有,士气十分高涨,装备异常精良,实为一支强大的有战斗力的部队。”“中国革命方兴未艾,南京当局大势已去。”由材料可知(     
A.外国势力中立观望B.解放事业势不可挡
C.国共北平和谈破裂D.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10 .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染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平均分配。该项规定的公布(     
A.扭转了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B.适应解决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C.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直接导致国统区出现了经济崩溃的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