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再声称实行“宪政”,但与各党派平等协商有先决条件,即国民政府法统不致紊乱,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军令政令必须统一。这一“条件”的实质是
A.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B.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
C.欺骗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D.诱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2022-05-19更新 | 55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沂一中高一下寒假自主学习调研历史卷
2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2954次组卷 | 80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杨奎松评价某事件时指出:“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两者完全是背道而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和谈B.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D.1949年的北平和谈
4 . 在重庆谈判中,国民党认为解放区政权已成为和平障碍,因而在政令统一前解放区政权须予取消,但仍期望双方能商得具体解决方案;中国共产党亦同意在解放区政权问题上继续商谈。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国共
A.谈判未有任何成果B.谈判双方相互妥协
C.双方关系彻底缓和D.谈判结果难以预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答应把解放区100多万军队改编为20个师,仅占国民党 军队的1/7; 1946年1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允许国民党在停战条件下 可派五个军至东北;政协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又从退让代表名额到承认“国大”旧代表做了原则性的让步。这一系列“让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渴望和平建国的真挚诚意B.在军队建设上出现右倾错误
C.错误估计了国共内战形势D.努力建立中国特色民主政治
2020-10-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2020-03-27更新 | 14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蒋介石在1945年8月28日、29日的日记中写道:“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面对军事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而“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这段材料表明国民党
A.谋求政局稳定B.阴谋发动内战C.坚持一党专政D.破坏国共合作
8 . 南京国民政府在1946年4月公布的《修正土地法草案趣旨之说明》中说:“扶植自耕农,农地以归农民自耕之原则,实符国父耕者有其田之主张”。南京国民政府颁布该土地法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孙中山的土地政策B.争取农民阶级对政府的支持
C.大力扶植自耕农的发展D.消灭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
9 . 在渝期间,毛泽东在回答“共产党要不要另起炉灶”的问题时表示,“不是我们要另起炉灶,而是国民党灶里不许我们造饭”,“我们对国民党,只是有所批评,留有余地,并无另起炉灶之意”。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倡导和平建国B.缺乏抗争国民党的实力
C.强调自身独立自主的必要性D.不敢公开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
2019-12-21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10 . 1945年10月,国共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当局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B.确定军队国家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原则
C.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协定的所有内容最终都没有实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