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内战的爆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民国 25年,国民政府铁道部决定修筑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计划由花园和广水经随县、枣阳、樊城至老河口。经过 2个月的经济调查和勘测,正当年底准备动工时却停止下来。民国 35年,省参议会曾提出恢复修筑这条铁路的议案,虽获得通过,但这项议 案也没能付诸实行。这表明(     
A.政府迫于财政危机无力修建B.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建设
C.西方列强阻碍中国铁路修建D.铁路建设技术力量不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
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D.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2022-09-12更新 | 238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7年秋,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一纲领的实施
A.有利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B.适应抗日战争发展形势的需要
C.基本摧毁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
D.有利支援了中共在重庆的谈判
4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2019-02-26更新 | 36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黄石市高一期末考试(调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文中指出:“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由此可见,当时
A.暴力革命观念深入人心
B.国民党丧失了军心民心
C.中国布满国共内战阴霾
D.美国大力支持国民政府
6 . 毛泽东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上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敌,并不为迟。”这是为了( )
A.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B.统一部署百团大战
C.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D.组织实施战略反攻
7 . 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8 .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
(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幅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