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1953 年6 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2019-01-30更新 | 4883次组卷 | 14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材料一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克利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作为常设机构),每部落抽签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德国《新德意报》一篇文章这样说……盲目照搬别国模式,搞西方多党制和“三权分立”,不但实现不了发展民主的愿望,反而会给人民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甚至灾难。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鲜明的特色,独创的优势》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借鉴了雅典的哪些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有人根据唐代的中央官制断言中国古代已出现了民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殊的民主”的突出特点。结合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探索,论证“盲目照搬别国模式不能实现民主的愿望”的观点。
2018-12-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B.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8-11-01更新 | 7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届山东日照一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4 . 近代以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
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
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2018-10-25更新 | 2974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19年高三9月模块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195019511952195319541955
亚非30.629.7517.3414.912.1611.11
欧美35.94.872.486.655.96.74

上表为1950~1955年亚非和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表中数字变化说明
A.国际政治风云影响经济发展
B.当时我国对外贸易较为落后
C.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全面展开
D.国民经济形势已经基本好转
6 . 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当时的情况”是指
A.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
B.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D.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
2018-01-03更新 | 551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达标检测历史试题
7 . 从1949年苏联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的20多年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这表明
A.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
B.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C.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
D.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
2017-05-13更新 | 30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范围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9 . 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
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
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10 . 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