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具体概括为哪三个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体现了什么原则?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2023-03-15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个伟大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一个伟大的力量作为核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提醒国人:“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世界负一个大责任”“要济弱扶倾”"尽我们民族的天职"”“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勾勒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夙愿而凝练成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归纳在此纲领的引导下,他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歌曲中提到的领导我们“站起来”“富起来”的两位领导人的主要思想理论成果及开创的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字知识,中国能够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请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借鉴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
2023-03-1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53年,党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列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任务之一。国家对农业改造主要是通过(     
A.公私合营的方式B.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C.实行赎买的政策D.走集体化道路完成
2023-03-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这两次历史性巨变都(     
A.摆脱了中国屈辱的命运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2023-03-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而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段话所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D.“独立自主”
2022-12-20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
7 . 1949年10月1日是值得全中国人民铭记的日子,在那一天,毛主席与一众党中央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人宣布新中国的成立。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旧民主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工农武装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可能出自(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中美上海公报》D.《中日联合声明》
2022-10-27更新 | 180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3年,毛泽东同武汉市委书记王任重谈话时,讲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有人说,要巩固主主义秩序',还有人主张“四大自由',我看都是不对的,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过渡要有方法。”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党和政府采取法是(     
A.实行土地改革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动“大跃进”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2-07-06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下列历史上的口号或路线与“中国梦”的主旨相符,并经实践确认正确的是(     
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③“以阶级斗争为纲”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