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3 道试题
1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此原则提出的背景(     
A.“求同存异”方针B.“一边倒”方针
C.朝鲜战争结束D.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2024-02-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49年新中国在政权建设上,从国家主席到各部部长中,民主党派人士都不乏其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经常真诚地听取民主人士的意见,民主人士有一定的实际权力,双方密切合作,共同治国。该材料最能表明(     
A.新中国在政权建设上存在弊端
B.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
D.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2024-02-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B.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
2024-01-15更新 | 44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实班)历史试题
4 . 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作为第一手史料成为真实再现历史深度与宽度的媒介。观察下面一组照片,完成下列问题。
   
围绕“照片中的历史”,提取以上至少两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项目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指数

指数

指数

指数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100.0

87.4

127.6

111.4

162.6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收入(元)

14.9

100.0

18.7

125.5

23.6

153.0

26.8

179.8

1949﹣1952年中国农民货币收入情况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2023-05-15更新 | 150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2023-01-11更新 | 1159次组卷 | 10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名师原创历史2018年专题卷:专题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022-11-03更新 | 646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7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20159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习近平就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提出重要建议,强调要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奥巴马表示,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在诸多领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愿同中方就相关问题保持密切协调。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基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在外交方面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据材料一、二,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二、三,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影响战后中美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这首诗赞颂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22-07-21更新 | 29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1953年9月,毛泽东曾说:“(抗美援朝战争)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B.促使新中国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
C.推动中国向新民主主义国家迈进
D.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