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一位美国史学家种评论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下列图片展示了1949年发生是4个重要事件,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2019-03-26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绍兴市2019届高三选考科目适应性试卷历史试题
2 . 在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中,《广州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第1课开始就使用“中央”“解放”“东方”“光明”等注音词,而《凉山彝族汉语文扫盲课本》在第1册,就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人民政府”等词汇进行笔画练习。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立中共在全国的执政党地位
B.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C.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D.构建与政权相一致的意识形态
3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2019-01-30更新 | 3259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江苏卷)
4 . 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5 .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2019-01-30更新 | 4660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Ⅱ卷)
6 . 2018年12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其中,“根本政治前提”是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颁布
C.三大改造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7 . 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那么后一个是指
A.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8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内容的是
A.大会通过了人民政协章程
B.大会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C.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9 . 下图是1949年反映一届政协的漫画《步步高升》。寓意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下列内容不属于此次“人民政协”会议的是
A.确立首都、国旗、国徽、国歌
B.成立首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决定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D.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10 .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的演变历程。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中,能深刻体现的是
A.政权更迭B.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C.国家领土的变化D.国家性质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