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请回答:
(1)图一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结合会议内容谈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指什么?
(2)大革命失败后,哪位湘籍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人自己的革命道路?
(3)如果请你给图三重新起一个标题,你会如何命名?请说明你的理由。
2021-11-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百年大党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议程


材料二   2021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提炼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能够确认哪些史实?
(2)阅读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前两个时期党的重大成就进行评析。
(3)联系党的百年历史,谈谈你的认识。
2022-01-1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国歌更是如此。国歌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能反映民族的心声和意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6年,找国清朔政府派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罗斯作礼节性访问,在欢迎仪式上要演奏来宾的国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当时根本不知道国歌的意义和作用,哪有什么国歌。于是临时找了一首适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临时使用。歌词是:“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此曲后来改称《李中堂乐》,算是旧中国最早的一首“国歌”。1911年清政府效仿西方诸国宣称“立宪”,以法律条文颁布了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峙,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这首歌因不合国情民意,天也没传唱,颁布了仅一个月,辛亥革命爆发,《巩金瓯》成了清王朝的葬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首国歌。

——郑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歌》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清帝国第一首国歌的诞生反映的历史主题,分析清政府以《巩金瓯》作为国歌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危机,并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是怎样筑成全民族抗战“新的长城的。
(3)有人说,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请结合材料三的图片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2021-11-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从革命史观的角度,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请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并结合上面的问题,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
2021-03-0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8月月考(衔接摸底)历史试题
5 . 时政新闻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记录,它反映了不同时期政治文明的风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新闻摘编:1875130日,关于总统权力的修正案以一票的微弱多数在议会中通过,修正案在总统的修饰语中用了“共和国”一词。1877年法国一家君主派报纸写道:“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猪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材料二   1919年5月的中国新闻摘编:191951日,上海《大陆报》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即山东青岛)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52日,《晨报》在头条位置登载林长民的文章:“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材料三   1949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摘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君主派”的言论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胶州亡矣,山东亡矣”指的是什么?这引发了哪一重大事件?其结果如何?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毛泽东那句话的理解。
2021-03-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浴血奋斗,召开过—系列会议,这些会议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7月,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材料二   1935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三   1949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在北平举行会议。大会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描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次重要会议?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会议的历史意义。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国共产党28年奋斗历程的认识。
2020-12-1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生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21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它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社会的纲领,吸引了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把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它自19221月至19232月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罢工高潮。1923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统一战线。由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出现了革命的高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19499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共产党开创民主革命新局面的探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所说“写在人类历史上的工作”的伟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历史认识。
8 . 有一学者认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简介
李大钊 (1889-1927年)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他是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为马克思主 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1919年,参与领导五四运动;1921 年7月,促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 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毛泽东 (1893-1976年)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 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 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 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 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 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I 00人之一。
邓小平 (1904-1997年)邓小平,四川广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他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其所倡导的“改革 开放”及“一国两制”的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 国,也影响了世界,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个学者认识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民主宪政与民权平等、民富国强与民生幸福”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奋斗不息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历史任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确立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哪一事件标宣告中国结束屈辱历史、赢得民族独立?谈谈你对国家完全统一的历史意义的认识。
(2)民国初年带有一定的宪政色彩的法案是什么?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3)20世纪初期孙中山先生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提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1978年以来中国探索出的民族复兴道路是什么?
(4)结合上述分析,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020-02-0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我国1911年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生未竞之功”完成的标志。
(3)请你谈谈我们现在应弘扬“先生”的哪些精神?
2020-02-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