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7 道试题
1 . 20世纪中期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2 . 著名学者林岗在《超大规模国家的近代化》中说,“中国近代化的故事很可能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挣扎和崩溃;第二章是主权重建;第三章是城市经济;第四章是自由民主的法治程序。”根据这一观点,“主权重建”开始的年代和标志性事件是:(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1978年改革开放
D.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3 . 毛泽东和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       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材料中的“        ”处应为(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五千年,经历了“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时期的身份认同。这既是中国文明生成的过程,也是中国文明世界化过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请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先秦到隋唐时期是“中国之中国”时期,是中国文明产生和形成的时期。中国文明被境内各地区、各民族普遍认同。请回答:“中国文明”包含哪些内容?
(2)从明清时期到现在是“世界之中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文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融入世界的道路充满曲折。请根据所学知识描述明末清初到近代时期中国融入世界的艰难历程。
(3)以为学者说过,1949年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往往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的。”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2015-11-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揭阳高二下期学业水平考试文综历史卷
5 .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一届人大
1954—1958年
二届人大
1959—1963年
三届人大
1964—1975年
四届人大
1975—1977年
五届人大
1978—1982年
54115

A.一届人大接受《共同纲领》为国家的施政纲领
B.二届人大期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针写入宪法
6 . 下表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情况(单位:人)
职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
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
共产党1329126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0327029

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③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④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 . 新中国成立后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即庆典活动,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4周年阅兵式上,抗美援朝志愿兵代表团出现在观礼台上
B.6周年阅兵式上,受阅部队的新军装上有了军衔标志
C.35周年庆典上,农民方队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
D.60周年庆典上,大学生方队打出“小平您好”的条幅
2011-02-12更新 | 7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