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
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
2021-06-08更新 | 11108次组卷 | 8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2018-06-09更新 | 3694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北京卷)
3 .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2019-01-30更新 | 2625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吉林第五十五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涵盖了抗美援朝、工人生活、农民翻身、战斗事迹、英雄劳动、思想改造、破除迷信、科学知识、婚姻问题、儿童故事等方面。此举旨在
A.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B.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
C.利用连环画通俗性教育民众D.推动扫盲教育的顺利开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以上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减租减息、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土地流转
D.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020-01-20更新 | 617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1年初夏,河北、安徽、湖北等省发生蝗灾,面积达1300多万亩。在中央要求下,各级政府领导民众加入捕蝗、灭蝗的队伍。朱德总司令亲自批准人民空军出动了4架飞机协助灭蝗,这是中国飞机治虫史上的第一页,最终有效抗击了蝗灾。这次灭蝗大战
A.推动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体现了新中国体制的优越性
C.得益于“一五计划”的成就D.凸显了新技术的决定性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5年万隆会议后,西方国家将数百亿美元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转入香港银行,香港的银行家不得不将沉积的资金以极低的利息贷出。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利用香港银行的国际游资引入国内建设的想法,毛泽东表示赞同。毛泽东意在
A.打破对外经济交往的孤立局面
B.重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合作
C.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
D.缓解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
2019-05-16更新 | 671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两年里,各地各部门工资标准极不统一,工资一般采用“折实单位"(即以布面等实物作为工资单位,如5尺布每月)或“工资分”(先计算工作量,再根据当时物价转换成货币)的办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殖民者的经济封锁B.物价不稳且财经不统一
C.“一五”计划的战略需要D."一穷二白”的经济困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2年,全国卫生会议确定“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四项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
A.导致医疗卫生领域出现“左”倾B.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确立了医疗卫生的统一管理制度D.适应了资金缺乏人才不足的国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